【仙居新闻】为患者撑起希望的蓝天

时间:2011-07-23 作者:办公室 浏览:
分享到:

医术精湛“得”民心

“李医生的技术实在是太好了!我原以为,我的余生要在痛苦中度过,想不到,李医生手术刀一动,我的胆囊炎就没有了……”76岁的白发老太逢人就说,李伟军是她的救命恩人。

日前,家住城区的老太因胆囊炎被家人送到县人民医院。经查,老人患有多年的高血压,又有肺部感染、脑动脉供血不足、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等多种疾病,加上老人已是76岁的高龄,做手术要冒极大的风险,病人和家属也都很担心。如若不做手术,那么,本来就体弱多病的老人,今后的日子就要在痛苦中度过。考虑再三,李伟军还是决定为老人做手术。经过术前的精心准备,李伟军为老人精心地做了腹腔镜手术,留院观察了几天,结果,出乎病人和家属的意料,手术非常成功,半月后,老人恢复出院。出院时,她高兴地拉着李伟军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谢谢你,谢谢你!李医生,多亏了你啊,否则,胆囊炎的疼痛会要了我的命……”

1989年7月,李伟军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自愿回到家乡工作,“外科医生比较有成就感啊!”从小就爱好“动手”的他选择了外科。20年来,他执著追求,不断探索,在无影灯下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他视患者如亲人,用一把神奇的手术刀从死神手中挽回了许多人的生命,为患者撑起了希望的蓝天。

精湛的医术,来自医学理论的深入钻研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李伟军深知,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必须具有高超的医术,掌握医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才能担当起这份神圣的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他曾多次到外地学习,带回国内最先进的医学动态。通过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他已经熟练掌握了腹腔镜手术,但他还是经常购买猪肝放在纸箱里,进行反复不断地练习……

2002年,步路乡一位中年妇女得了胆囊结石,身高只有1.1米的她,还患有口腔肿瘤,由于手术风险大,其他医院都拒绝接受治疗,她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县人民医院求治。李伟军热情地接待了她,并毅然决定接受这位患者来院治疗。经过详细检查后,李伟军全力以赴进行手术,这次手术非常成功,没有任何并发症出现。

又苦又累,紧张担心……医生,尤其是拿手术刀的医生非常辛苦。“既然选择了这一行,我就要做好、做精,要对得起相信我的病人”很多时候,李伟军几场手术接连着做,手术简单的需要几十分钟,难度大的甚至要几个小时,而且现在病人对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允许有并发症出现,但外科往往是急性病,患者的体质不一样,突发状况一来就措手不及。

李伟军介绍,腹腔镜手术是看着屏幕操作的,把小小的摄像头放入体内,通过光纤放大8至12倍,医生的脑、眼睛、手、脚要全部“上阵”,一丝不苟地配合好,往往一场手术做下来,医生是又酸又疲。手术要非常的“精”、“准”。在人体内胆边有胆管、血管、肠、十二指肠等错综复杂的器官组织系统,人体正常胆的大小是3*8cm,附在肝的下面,要从肝剥离下来,上一点要伤肝,下一点要伤胆,所以手术要非常的谨慎,不容许出现任何失误。正因为如此,李伟军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他时刻警醒自己,不能忘了肩上的使命,要做好一个医生的应尽职责。

家住城关镇86岁的李某,患有胆囊结石、胆结石。不能实施普通的开刀手术,因为老人年龄这么大,普通的手术对老人打击太大,无法承受手术带来的痛苦。最后,李伟军及科室同事决定实施腹腔镜手术,主要是因为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恢复快。手术之后,李某恢复得很快,不久就出院了。

 

无影灯下“研”业务

“工作中的李主任,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工作严谨、严厉,不允许有丝毫的松懈;生活中的李主任,笑呵呵的,和蔼极了,关心同事,待同事像兄弟姐妹一样……”在护士长张红虹等同事眼里,李伟军不但工作负责、技术精湛,而且待人和气。只要是有病人,他随叫随到,尤其是大手术,他一定要到场,组织抢救。

“救治病人就不要怕担风险。前怕狼、后怕虎,那禁区永远是禁区。病人也只能在医生的摇头与沉默中抱憾离去。”李伟军深知,作为医生,要想赢得患者的信任,没有过硬的医术根本不行,没有高尚的医德更不行。

县人民医院从2000年开始实施腹腔镜手术,由于当时设备、技术等方面不够成熟,腹腔镜手术停滞了一段时间。2002年,李伟军开始通过资料整理,恢复了腹腔镜手术,刚开始的时候碰到了很多困难与外界的压力。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事业和精神是永存的。作为一名医生,如果能得到患者的认可,这才是真正的财富。2002年,一位来自杨府的患有胆囊石的患者被送到县人民医院救治,这是该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第一例。手术整整花费了1小时50分钟,这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县医学领域腹腔镜手术的一大突破。

  随着整个医学的发展趋势,我县其他几家医院都相继邀请专家开展腹腔镜手术。作为我县龙头医院的县人民医院,更是下决心要攻克这个项目。

  李伟军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用辛勤的汗水书写对事业的忠诚。他虽已是普外科的“一把刀”,但他仍不满足,不断挤出时间为自己“充电”,增长知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伟军的腹腔镜手术越做越好,越做越精。

  随着县人民医院腹腔镜手术的日趋成熟,2006年,县人民医院在1000多例腹腔镜手术中,没有出现一例并发症。腹腔镜手术由刚开始的每年二三十例扩大到现在的两三百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如此迅速的发展,来自于李伟军及科室同事平时的不懈努力。他用博大的爱心诠释了人生的意义,用人格的魅力去创造和谐的音符,使医患关系充满温馨。

  以前,做腹腔镜手术伤口有10厘米长,而且病人起码要三天后才能下床活动。现在不同了,做腹腔镜手术只需花费15分钟时间,而且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被形容为“锁匙孔”的手术,不但美观,而且,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活动,第二天能吃饭,第三天即可出院。

  在同事们的眼中李伟军是一名爱岗敬业的好医生,在病人眼中他又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好大夫。前不久,一位23岁的女青年骑电动车上班的途中,由于车速过快撞在电线杆上导致肝脏破裂、失血性休克,病人命悬一丝。而且,当该名患者送到县人民医院时,已经是傍晚6点了,已下班的李伟军顾不上吃晚饭,马上组织实施手术。手术中,由于李伟军全神贯注着病人,针头刺破了自己的的手指、电刀烫伤了自己的手,他都“浑然不觉”,直到晚上10点多,手术成功完成后,他才“发现”自己也受了伤……目前,该名病人已健康出院。

  感悟一个人,不是华丽的外表、堂皇的语言,而是高尚的思想、实际的行动。20年来,李伟军甘于宁静淡泊的生活,以朴实的敬业精神,羸得病人、家属以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天道酬勤“乐”人生

  风华正茂的李伟军,正属于医院的“少壮派”。采访李伟军时,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一米七五的个子,身材适中的中年男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初见李伟军时留给记者的最深印象。沉稳自信的笑容,幽默阳光的语言,令整个交谈过程充满了轻松自在。“不是有句老话,生命在于运动嘛!”他说,他很喜欢运动,只要有空,他每天都会锻炼。

  从行医的第一天开始,李伟军就从未间断过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及探索,他说,学无止境,作为医生,为了适应医学的迅猛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我们必须努力,医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李伟军以精湛的医术,挽救了许多家庭免受生离死别的痛苦。由于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又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1994年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2000年晋升为外科副主任医师,2007年取得外科主任医师资格。

  李伟军爱岗敬业,不但手术做的好,而且善于总结分析临床经验。20年来,他曾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小儿胰腺外伤12例诊治分析》、《16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疗效观察》、《囊内注射消痔灵治疗肝囊肿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156例治疗分析》、《2004发疝25例诊治分析》等多篇论文。

  20年来的行医生涯,给李伟军留下了一串串难忘的故事,也得到了许多荣誉,他先后被县人民医院评为十佳医生,科技新项目一、二、三等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2003年,评为台州市重点学科(肝胆科)后备学科带头人,2006年评为县卫生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以及县首届科技创新十佳人才。

  悬壶济世昭日灿,德高情重铸医魂。李伟军,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把平凡的工作演绎成璀璨的生命乐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无影灯下的动人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