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实施"山海”提升工程让“老”院焕发“新”风采 一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人民医院创新发展纪实
这是一所“古老”的医院,历经85载风雨兼程,上下求索。这也是一所“崭新”的医院,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浙江省政府“山海”提升工程号召,仙居县人民医院成为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历时半年多,“山海”提升工程给仙居县人民医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新”在文化,让精神代代相传
仙居县人民医院创办于1936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老牌医院。医院自成立以来,二度迁建院址,却始终不忘建院初心,在老一辈仙医人的坚守和奋斗下,制定了“以人为本、优质医疗,追求卓越、崇尚健康”的质量方针,并提炼出“仁爱敬业精医济民”的院训,有了脍炙人口的《仙医之歌》。
“探索文化创新,先从建立文化自信抓起,我们仙医有着太多可挖掘的文化资源。”院长杨向红倍感自豪。
2021年年初,医院成立“山海”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组,全面摸底医院现况。同时,新一届领导班子引导全院员工积极思考,树立文化自豪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论证,医院最终确立愿景为“成为百姓信赖、员工幸福、政府满意,具有区域优势和影响力的浙东南医疗中心”,使命为“崇尚规范、追求卓越、关爱生命、守护健康”,同时打造“学科仙医、管理仙医、智慧仙医、人文仙医”四张“金名片工程”。
此外,医院集所有仙医人的智慧,创新性地提炼出“山水信念”“照镜子文化”,以及“仙人掌精神”,构建了“医院文化2.分级体系”。
“山水信念”就地取材于医院周边的青尖山和盂溪,高山流水护佑着仙乡百姓,同时也以一种独特的山水信念,激励着一代代仙医人内强素质、外树形像。
“照镜子文化”是指在医院行政楼楼梯口大镜子旁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12个鎏金大字。以“照镜子文化”为引领,仙医人时刻将患者和员工放在心上,为实现医院愿景不断努力。
在当下基层医院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全体员工发挥“仙人掌精神”,担当起作为仙医人的使命,为建设未来可期的浙东南医疗中心而拼搏。
“优”在管理,让发展行稳致远
如果说仙医文化是医院的“心脏”和“大脑中枢”,那么管理就是医院的“四肢”和“躯干”。医院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管理的精细化、人性化、数字化水平。
“等级医院评选代表着一家医院的综合水平,但却不是医院的最终目标,我们希望通过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来实现医院的内涵建设和长效发展。”杨向红说。
医院将常态化的工作与等级医院评审有机结合,创新性地建立“安全、质量、服务、效率、成长”十字管理体系。同时,医院改变员工工作作风,建立职能科室工作清单,并积极推进院领导到基层,职能科室到一线的工作机制,提升医院效能:对全院各科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建立全院各科诊疗规范148个。
医院创新构建了基层医院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一一SNG三改项目法,将日常工作与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相结合,达到更直观、更简便、更易复制的效果。
如何做好医院人性化管理,打造一家共建共享、员工自治的医院,关键在于发挥全院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引导全院员工献计献策,激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医院打造员工参与医院管理新模式,设立“仙医好声音”平台,聆听员工最真实的心声:“金点子”我来提、“改进点”我来找、“办不成问题”我来说、“小梦想”我来畅想等。
同时,医院专门成立人才工作组,制定了浙东南院区人才建设“青尖计划”,鼓励员工攻读在职研究生。
“特”在党建,让党旗熠熠生辉
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国兵讲述了自己的群众观,他认为:“在仙医,群众就是患者和员工,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医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这么多的名医、专家免费为我们检查,真是太难得了,希望以后类似的活动可以多多举办。”在城市的义诊活动现场,总有市民这样感慨。
医院各党支部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远赴偏远乡村,为村民进行免费诊疗,答疑解惑,同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昔及疾病、急救知识等。
此外,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充分挖掘各支部工作亮点,形成“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近期,医院联合县中医院启动了山区数字化中医院全过程整体创新项目。“这个项目中的‘阳光中药’代煎工作,可以将医院医技党支部里药学专业党员的优势发挥出来,我们可以借此和中医院党支部进行联谊,共同推进项目落地。”张国兵说。
在仙居县人民医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双下沉、两提升”2.0版正在实现。“接下来,医院将继续围绕‘争三乙、谋体量、建学科、挖内涵’等方面开展工作,遵循总院‘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两心文化,让百姓、员工及家属对医院信任,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就诊服务,更好提高县域就诊率。”对于接下来“山海”提升工程的开展,杨向红充满期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