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新闻】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人物介绍:马新光,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超声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台州市超声学组委员,台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县超声科带头人,县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
从一名儿科医生到超声科主任医师,从一名医生到医院管理者,虽然经历种种困难,但马新光医师一路走得踏实、坚定。
作为一名学生,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优秀的高等学府;
作为一名医生,他填补了多项地区空白,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及全国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
作为一名管理者,自1996年任超声科主任以来,每一步他都走得踏踏实实,每一年,他都做得如火如荼。
用医生他们自己的话讲,“当医生,搞医学研究,都是‘寂寞的学问’,要学会专注。”
在儿科崭露头角
1990年,马新光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儿科系专业。当时本可以留校的他,因家庭因素,毅然回到家乡,为我县的医学事业做贡献。回到仙居后被分配到县人民医院工作,此后6年时间一直致力于儿科方面的业务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刚进儿科那会,觉得自己是新人,啥事也不敢轻易下判断。有一次来了一位发热不退的患儿,三四天一直都是39度或40度,当时医生也没有诊断出是什么病因。马医师根据病人的情况,发现应该是自己在书中看到过的病,为了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想,晚上在值班的时候马医师对患儿的血清进行试验,证实是“支原体肺炎”。当时,这在仙居还是首例发现此病。
后来,马医师还推广用“红霉素”治疗该病,结果救治了大批“支原体肺炎”患者。此后还先发现了“川崎病”,使好多患儿得到诊断并及时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获得了患儿家属的称赞。
6年期间,他不断发现病例,并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为孩子们减轻了病痛,给家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当马医师在儿科展露头角,而且对自己前途有着很好展望的时候,他被调到超声科任主任一职。
从医生到管理者,是角色转变。如何做好管理,又如何在不是自己专业的超声科中站住脚,这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起。
“一亩三分地”到处开花结果
在超声科主任的办公桌上,一本厚达1673页的《超声医学》书,被马医师翻烂了,只是依稀可见封面是绿颜色。
马医师告诉记者,超声科在学校里真正学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在自己不懂的专业里,如何去做,又怎么去管理好一个科室呢,我只有自己拼命的学习,拼命的钻研,弥补自己的不足。
刚进入超声科这一年,马医师利用空余时间看完了《超声医学》书,又到杭州等地区进修学习,在进修期间,他白天学习,晚上看书自学,逐渐地他吃透了超声科这个专业,也在这一领域干出了一番漂亮的事业。
超声科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它不像其他科室,可以让病人的病好起来,它只起到辅助作用,如果把其他科室比作红花,那它就是绿叶。超声科医生也是个特殊的岗位,这个岗位需要掌握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虽然在诊断的过程中与患者只是短时间的接触,但是它的技术含量很高。
为了提高诊断水平,马医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医学书籍,获得了许多有关超声和临床方面的知识。“每天晚上,我都会看半个小时以上的书,不看书就会睡不着觉,还会觉得有种失落感。”马医生告诉记者,“勤思考,多看书,平时遇到搞不懂的问题就请教大医院的医生,久而久之,知识就丰富起来了。”
在超声科内,马医师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努力研究超声诊断技术,精湛的业务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广大患者和职工群众的交口称赞。
有一次,一位患者来检查,他的这个状况刚好在某篇文章中看到过,于是马医师进行诊断,是肠系膜淋巴结炎。“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根本查不出来的,这都得益于平时书看得多。”马医师说。
马医师一直致力于业务方面的发展。1997年,与肝胆外科季一鸣院长在台州率先开展超声引导肝癌无水酒精介入治疗方面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延缓了病人的生命。并擅长于肾囊肿、肝脓疡介入治疗,膈下积液、心包积液介入置管引流术等各种介入治疗。自1996年至今,在马医师的带领下,超声科的业务范围从当初的只有少数心脏疾病及腹部检测发展到今天的心脏、腹部器官、脑彩超、四肢血管、全身浅表器官、椎动脉疾病超声检查、腔内超声、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等超声诊断。
“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自担任科室主任后,马医师在工作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马医生工作虽然那么忙,但是他的爱好很广泛,唱歌、小品、登山等都有他的影子。“我一直提倡要想工作做得好,一定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马医生这样告诉记者。他还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相通的,作为一个医生要多才多艺,要将学术语言转化成方言让群众听得懂,医生要沉淀,要有丰富的知识。因为医生跟患者的沟通很重要,沟通得好,工作开展起来就简单,能更好地为病人治病。
“我们马医师不仅学术方面出色,而且在文艺方面也很出色,每年我们自己院搞春节晚会,都是马医生亲自上去演、唱,就连乒乓球,马医师都打得很好。”主治医师吴素凤这样说道,“多才多艺用在他身上一点也不为过,而且他还以身作则,手把手亲自传授技术。”马医生辛勤工作得到了肯定与赞誉。
“我们马医师很关心整个科室的工作人员,他一点都不怕辛苦,每天早上他都提前半小时来,然后开好空调、机器,准备好一切事物等待病人的到来。看到主任都这么勤奋,我们都受他的影响,整个科室积极性都变高了。”主管护师徐玲仙说道。
确实,勤奋、好学、钻研,用在马医师身上,一点都不为过。从医20多年来,发表的论文,获得的奖项,首发的病例,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他已经成为本地区享有一定造诣的超声诊断医师。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这正是马新光的写照。
李超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