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新闻】用爱心温暖患者 用责任守护生命
“只要是她呆过的科室,从医生、护士长、普通护士到护理员、护工还有患者和家属都夸奖她,没有人不说她好的。”ICU的副护士长郑巧巧说道。她口中人人称赞的人,就是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应满芳。自1999年卫校毕业后,从一名护理员通过勤奋努力转正为护士,又变成现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一名合格的ICU护士,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着岗位,用无限的爱心和无尽的责任感动着患者和家属,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阿满”。
为了采访应满芳,记者第一次走进了重症监护病房,也就是ICU。这是一片让人觉得沉重又神秘的空间,是生死拐弯的地方,医护人员们形象地称此地就是“鬼门关”,“生命”的沉重在这里能得到最直白的诠释。
只要病人能够从ICU转到普通病房,这里的医护人员们就认为这个患者有希望,是件好事,即使这个病人离出院还有一大段距离。
对于病人来说,进入这里无疑是病症危重;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负担着更大的责任。
在有些人眼里,护士是白衣天使,纯洁美丽;在有些人眼里,护士只是从事打针发药等简单工作的初级劳动者。但不论怎样,作为医疗从业者中最大的一个职业群体似乎略显沉默,容易被大家忽视。但就在这个默默的岗位上,应满芳却做出了令许多人都“感动”的成绩。
转正为一名护士之前,应满芳一直是一名护理员,抓药负责送病人去检查、清理大小便等工作。据ICU护士长许伟芳回忆,在2009年,医院根据需求从三四十名护理员中挑选了一部分工作成绩突出的转正为护士,其中就有应满芳。“当时自己都不敢相信能够转正。”应满芳感叹道。“她工作踏实、勤劳,当护理员时大家就不断称赞她,让她转正是理所当然的。”许伟芳说道,“那年她转正后,就直接被分配到了ICU。”应满芳当护理员时期,曾在ICU干过一两年,给这里的护士、医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苦、累是ICU护士两道永远必翻的坎。
ICU的护士,被同行看为“护士中的护士”。 作为一名ICU的护士,不仅需要了解诊疗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强的亲和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
“到ICU,病人就是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什么都要靠护士来完成,2至3小时翻一次身,每天擦澡,更换床单,工作量十分大。”许伟芳说,“病床旁有凳子是给护士坐的,但只要是上班时间,你很少会看到阿满是坐在凳子上的,你很难想象那么小的身体里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应满芳身高1.55米,体重84斤,身材瘦弱娇小。
“每次翻身都是要两三个护士合力完成的,翻完之后大家都是满头大汗。”应满芳告诉记者,体重轻的好些,重量级的,难度就大了。
每到快要交班时间,个子小巧的应满芳开始再一次检查各床病人的情况。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重症监护室常备的仪器设备护卫在旁,其复杂的仪表键盘、闪动的荧屏令人眼花缭乱,身处其中的应满芳从容镇定,细心地观察,娴熟地操作,一圈下来,一切显示情况良好。而在此之前的整整8个小时的时间,她一直保持着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时刻注意着各种仪器的运作,输液,换药,随时检查输液管,给病人润唇、翻身,陪睡不着觉的病人轻声说两句话……可以说,上班时间,她的眼镜就像长在了病人和仪器设备上一样,随时盯着,留意着病人的任何细微变化。
“她不怕苦不怕累是出了名的,而且脾气好,手脚利落,对病人十分负责。”ICU主治医师金鹏说道,“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的病人,几乎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和大手术之后的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而且病情变化快,必须及时捕捉和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每位医护人员形容应满芳的身上总是传递着一股无限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患者。
去年7月份,ICU收治了一位脑出血致全身瘫痪的病人,因家人护理不当,入院时满身大小便,而且合并全身多处褥疮,其臭无比。应满芳立即动手清洗病人,一遍又一遍,直至病人变得干净清爽。病人因为进食困难,长期没有口腔清洁,口腔内积满食物残渣和淡痰,一接近床头即可闻及阵阵腐臭,应满芳在口罩里加了一块纱布,细心地用镊子一点点地将病人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痰痂清楚干净。
“她十分注重病人的个人卫生,总是说她管的病人就要干干净净。”副护士长郑巧巧表示,稍有空闲,应满芳还会帮着几个长期住院的老病人剃胡子、理头发。17床的老吴就是她的“老顾客”了。老吴没有子女,罹患老年痴呆症,身边只有一个年迈的老伴,看到别的病人有子女照顾时,阿婆总是既羡慕又感伤。阿婆的心思应满芳不动声色地记在心里,主动拿来了理发工具,自愿担负起老吴的理发任务。几年来从不间断,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爷爷一样帮助阿婆照顾着老吴,不了解情况的病人甚至认为应满芳就是老吴的孙女。像这种对病人如亲人,无微不至地照顾病人的事情,对于应满芳来说是数不胜数的。
“ICU有20张床位,34位护士,每天三班,平均一个护士要护理3至5个病人。”许伟芳解释道,“算下来,每位护士一个月要值10次夜班,常年累月下来,女同志很容易内分泌失调,其中就包括阿满。”
苦和累的同时,应满芳还不忘注重专业学习。“平时会向经验丰富的护士请教,多年累积下来,她现在的技术十分娴熟了。”许伟芳告诉记者,“阿满做事风风火火,可能是由于之前在急诊室呆过,调到ICU后,即使病人病情变化快,阿满反应也很快,能够及时处理,病人交给她护理,我挺放心的。”
苦和累外,精神压力也不容小觑。“重危病人,生死是转瞬之事。”应满芳对记者说:“面对死亡,在ICU是常态,所以往往心是最累的……尤其是面对父母去世,看到小孩子在那里痛哭,心里就十分难受。”同时身为母亲的应满芳对此颇为感慨。
应满芳告诉记者,每次下班回家,整个人就全身无力,一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瘫倒在椅子上。应满芳从不抱怨工作的苦和累,只不过偶尔会向丈夫诉说下工作量大、压力大,但听到丈夫打趣同样的工作你怎么就比别人累那么多时,她就含糊带过。“病人的命系在你身上,只要能让病人恢复健康,不论多苦,多难,我们都要努力!”应满芳笑道,“好在家里长辈身体健康,女儿读小学了,平时家务活也不用我操心,为我分担了不少,能让我有更充足的精力去照顾病人。”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应满芳正是用这种最真挚的情感守护着生命,坚持着希望。杨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