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我的家
“哎呀!我今天好像都没有喝过开水,也没有上过厕所啊!这是什么节奏?”
“是啊,我也没喝过水呢,病房与我们生活区分开,喝水太费时间了。不会得肾结石吧?”
“呵呵,得肾结石就可以休息啦!”
“这么忙,你还有时间生病哪?”
类似玩笑话,几乎每天都可以在ICU听见。
自去年11月份搬迁新院区以来,ICU经常都是床位住满。原来的长期住院病人减少了五六人,加上床位数较前增加了2张,因此,危重不稳定的病人数就增加了七八人;再加之给力的外科,他们开展的大手术病人也送至ICU。这样,每天进进出出三四个病人也成为了ICU的家常便饭,工作量较之老院大大地增加。
ICU的护士,只要病人不在自己眼睛所及范围内,心里面都会强迫症似的出现几分担忧。憧憬归憧憬,想象永远都不是现实,确实,大通间的病房结构,一个责任护士管四五个病人,夜间管五六个病人,护士们基本没有坐下来的时间,虽然也为护士们准备了椅子。特别是治疗护理工作比较集中地上午,责任护士都是在自己分管的病人床边忙碌着,时间也变得很快,似乎才上班就已到中午。午饭时间便是大家伙儿比赛谁吃饭快得时候了,自然而然的狼吞虎咽、猛喝豪饮,如果谁家小孩不吃饭或者吃饭速度慢就送这里来训练吧。
搬家后,我们执行了较以往更严格的探视制度,探视从每天两次减少为一次。每天下午家属总会早早地聚集在门口,等时间一到大门一开便鱼贯而入,虽然内心都想早一分钟见到自己的亲人,但还是遵从门口护士的安排,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拿着号码牌两两成行。每到这时,医生们总会停下手中的活,来到分管病人的床前,耐心细致地与患者家属沟通,以通俗的语言解说病情,百问不嫌其烦地回答家属的疑问。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点燃时,其他病房渐渐安静,新病人往往集中在日间入院,老病人大多结束了一天的治疗,九点钟左右大部分病房便陆续熄灯休息。而ICU病房却依旧灯火通明,一个值班医生加一组责任护士就要担负起整个病区的工作。而且还要应付急诊和其他病房的突发情况,急会诊络绎不绝,新的危重病人总会不期而至。医生们聚在一起时总是会说:“每次一上夜班,总会先看看你们ICU有没有床,如果有,我们就有安全感了,不怕有重病人了”。每到这时我们总会在感谢兄弟科室医师们信任之余,感慨自己又得面临一个不眠之夜。每个转危为安的重病人背后都凝聚着当班护士医生的智慧和汗水。
虽然忙,比之前在老院更忙;虽然节奏快,比之前在老院更快。可是,很少听到有人抱怨。相反的,大家都很积极。新院区搬进了不少新仪器,监护仪、呼吸机、床边血滤机,新的品牌新的型号,都得重头开始学。于是,夜晚,新院区的监护病房内热闹了起来。医生和护士围着仪器和工程师,或拿着笔记本、或拿着手机边听边记录,听过了再动手,一遍又一遍。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组长们学会了床边血液灌流,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再不用麻烦血透室的医生和护士了。年轻护士也很积极,主动寻求组长的指导,根据自己的不足学习ICU专科知识,她们很高兴很多问题不用组长帮忙也能处理解决了。大家都觉得只有软件的提升才对得起新ICU高、精、尖的硬件。
ICU,我的家,兄弟姐妹们齐心协力,一定会让这个家更加的和谐美好。 郑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