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医生”(三等奖)

时间:2016-09-22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一提到医院,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病人、医生和护士。确实,在医院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帮助病患解除病痛,与病魔、死神抗争的是医生,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斗,解除了患者的痛苦,给无数的病患带来了第二次生命。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精巧能干的医生,如果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没有坚强的后勤“部队”,怎么能彰显他们精湛的医术?又如何在医院这个战场上与病魔、死神斗争呢?
    走进医院大门随处可见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医疗器械,小到收费机、叫号机,大到手术设备、影像放射检查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给医生提供了技术平台,也方便了患者。血透室的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机延续生命;骨折的病人要靠X光机才能把病情呈现在医生眼前;肿瘤患者要通过显微镜诊断病情……但机械设备如人一样使用久了也会生病,它们生病了也得治,可医生治不了它们的病。怎么办?牙齿蛀了找牙科医生,狗生病了找兽医,机器病了当然是找维修人员。
    龚伟峰就是医院里的一名出色的维修工程师,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龚工。他是医院设备科的老员工了,自1995年入院工作至今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聪明的头脑加上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成了医院维修骨干之一。龚工个头不高,硕大的脑袋瓜里装满了维修知识,见到人嘴角总是向上扬起,就像有个永不落的月牙挂在鼻子下。他衣着朴素,常年牛仔裤搭配运动鞋,上衣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
盛夏,39度以上的高温天,毒辣的太阳光下没有一处阴凉地,一大早,我们走进科室就像进入桑拿间,外加一件白大衣活像一只在蒸笼里的包子。为了不使自己变成一个煮熟的龙虾,先是开窗透风,室内室外温室一致时赶紧换空调登场,但由于房子四处漏风,降温效果不太理想。
    “冰冻机怎么样了,温度有没有降下来?”粗大的噪声从门外传了进来,不用看也知道是龚工来了,随后,蓝T恤、牛仔裤、运动鞋齐刷刷亮相了。
    前几天冰冻机又摆工了,温度一直降不下来,手术室切下来的组织根本冻不了,我们一个电话把龚工招来了。他先看了下冰冻机显示的温度,然后推开玻璃挡板,用手伸进去试了试温度,探了探冻头,温度不够低手指根本黏不到冻头上。他试着拆开了机身后盖,仔细地检查了各线路,完好无损;他又拆下了各个零件一一检查,这台十几年工龄的老机器安静地等待着龚工的医治,挂在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转了一圈又一圈,龚工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地冒出,穿在身上的蓝T恤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水印,渐渐地后背一大片在汗水的浸润下由蓝变青。看到龚工汗水淋漓的样子,我问他为什么不穿得凉快些,夏天怎么不穿凉鞋呢?他说我整天跟电打交道不包得严实些怎么行。我羞愧于自己的无知,同时从心底敬佩维修人员。
    临近下班时,龚工告诉我们冰冻机有零件损坏了,要联系厂家。本以为厂家一来机器就能搞定,没想后来却一波三折,而龚工自然成了病理科的常客,他就像医生照顾病人那样每天都来查看。他在病理科维修机器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除了我们科室的机器是龚工需要照顾的对象之外,还有其他科室大大小小的医疗设备都在他的维修范畴之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要机器出现了故障,不管他是在办公室待命还是在家休息,都得及时赶往现场,有时深夜加班到天明,有时午休时间还在岗位上继续工作,一点都不比手术医生轻松。他除了维修机器,还要把关医院里新进的设备,直到调试成功,可以正常工作了他才会放下心来。
    医生是病患的希望,而龚工却是医疗器械的“医生”,只有机器维持正常的生命,才能使医治病人的医生无后顾之忧。  方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