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梦里寻“它”千百度,恰逢人间四月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于是我也便寻思着去感受一下春的苏醒,生命的萌芽。周末的公园,因为多了孩子们的嬉闹,也显得比往常热闹一番。不远处,有两位小男孩在放着风筝。追风筝的人奔跑,放风筝的人伫立,这一切竟显得如此熟悉。为你,千千万万遍。脑海中突然回响起了这句对白,恍惚间思绪被带回《追风筝的人》的故事里。
风筝,因为你喜欢它,所以会去放飞它,追逐它,而它将会成为你心中的最美好的向往。就如那个最爱你的人,将会拼尽全力保护你,竭尽一生拥护你,从而你成了他手中最爱的风筝。好比哈桑一般,对阿米尔有着异乎寻常的忠诚,骨子里充满了勇敢、善良,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一生都在为阿米尔牺牲。阿米尔,阿富汗当地有钱人家的少爷,内心懦弱、胆怯,充满嫉妒。虽然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但阿米尔却从来没有把哈桑当作朋友,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仆人,做为少爷的他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侮辱他,伤害他,背叛他,嘲笑他。而哈桑却选择原谅他,并且从来没有后悔过。
直到在有一次风筝大赛中,阿米尔赢得了大奖,哈桑为阿米尔去追那只飞走的风筝,而哈桑迟迟未回,阿米尔穿街走巷的寻找哈桑时,在岔路口看到哈桑正在被阿塞夫强暴,内心的纠结,良心的谴责,在哈桑无意间瞟到阿米尔的时候,胆怯的阿米尔最终选择了逃走。为你,千千万万遍。当坠落的风筝划过雪地的天际时,连同阿米尔和哈桑的过去也一起消失了。阿米尔并在13岁生日那天陷害哈桑偷了自己的礼物。最后,哈桑和他的父亲选择了离开。
在哈桑离开后的许多年里,忏愧、自责,让阿米尔活在无穷无尽的痛苦里。阿富汗也陷入了战火之中,父亲的死也让阿米尔备受打击。后来父亲的朋友告诉阿米尔,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哈桑也在战乱中被杀害了,这个消息简直让阿米尔对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也对父亲的行为感到厌恶。因为父亲从哈桑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公开他的身份,直达哈桑的死去也没有,让他与自己一直活在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之中。现在唯一能救赎自己的就是在阿塞夫手中救出哈桑唯一的儿子,即便是粉身碎骨。而最终在被阿塞夫打得全身骨折生命危在旦夕时和索拉博逃了出来。为你,千千万万遍。故事的最后,阿米尔和索拉博一起放着风筝,阿米尔在后面追着风筝,索拉博对着阿米尔笑。
此时的阿米尔已经和儿时的阿米尔完全不一样了,褪去了童年时期的懦弱、胆怯与嫉妒,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勇敢,什么是爱,他的内心得到了救赎,这个困扰他一生的情结终于放下了。从一开始的心酸与悲凉,读到了此刻的感动与欣慰。
就如我们生命的天空一般,或乌云密布,或晴空万里,我们追逐着自己的风筝,或跋山涉水,或踏满荆棘,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一一诠释着发生的这一切。可能途中我们会彷徨、会迷惘、会逃避,但最终我们会鼓起勇气去全力追逐,不停下脚步。
仰望着天空中飞扬的风筝,风轻轻掠过我的耳边,阳光斜斜地洒下一片片树影,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而又美好。为你,千千万万遍。让我们大步向前,奋力追寻自己的风筝,因为,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吴雅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