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让人生慢慢完美》有感
毕淑敏先生在《让人生慢慢完美》中有这么几句话“完美示终极,可以列为目标,但是不必想着完美指日可待,只要完美的生命没有终结,完美的过程就是现在进行时……”
结合自身的情况,我由此感叹:消化内镜博大精深,镜无止境。
我接触消化内镜是一个偶然,若用宿命论解释就是命运的安排。从初学胃镜操作研究左右梨状隐窝,研究进镜的要点:左旋,右旋,倒镜等等,充气的量及吸气的时机都需要学习体会,如今3年多时间过去了,胃镜可能做了上千例,或许胃镜的基本功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还是不敢拍胸脯说自己会做胃镜了。有次和朋友闲聊,我曾经做胃镜用了近一个小时,他十分的不理解,认为一个几分钟,最长10分钟就可以搞定的胃镜检查需要那么长时间吗?我没有在做过多的解释,理由是我还没有掌握胃镜技术,我还是初学者,他也不知道内镜技术日新月异,正在逐步的完美,并取代传统的外科技术。
2016年10月01日---2017年03月31日,我有幸到浙大医院内镜中心、肝胆胰外科进修学习,得到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授。感谢领导给我这个平台,让我专研内镜的理论和操作,让我逐步掌握了胃镜、单人肠镜及十二指肠镜的操作,让我尽情享受内镜工作带来的满足感,使我每天都觉得充实,每天都在进步,白天甚至晚上都可以用在内镜学习上,让我对消化内镜的理解或许不只是停留在当初的“左侧进境好?还是右侧进境好?”的问题上,而是用心去追求完美消化内镜——消化“3E”。
为什么这么说呢?消化“3E”是目前消化内镜发展的前沿及技术水平的标志。所谓的3E即:ERCP、EUS、ESD。这些技术不但可以确诊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还可以在不开刀、也不再腹部打洞的前提下,只需经过人体的天然的胜利通道完成疾病的诊疗。对于消化道肿瘤的准确分期、诊断粘膜下肿物、诊断胰腺及胆道肿瘤和其他病变,其准确率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对高龄、体弱多病或外科手术无法操作的更为适宜。所以在我心中,完美的消化内镜技术即内镜“3E”技术。内镜“3E”技术是我工作的终极目标,我不会想着指日可待,我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努力,并首先要在内镜诊断方面取得进步。
内镜诊断是一个费时、费力并且不一定出成绩的事,但是我觉得潜心内镜诊断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神。虽然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同样需要法器护身,才能彰显最大的神力,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如当前消化内镜的热点之一——ME-NBI,在各大教学医院开展的如火如荼,但问题是又有多少基层医院有这样的设备?又有多少医院会主动使用这样的设备?内镜技术的发展需要领导的支持,需要患者的理解和支持,然后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不断的向3E技术前进。新技术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想让内镜技术发扬光大,甚至完美,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应建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