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比赛三等奖作品:从《心术》看当今医患关系

时间:2012-08-28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心术》是一部医疗题材剧,它很好地揭示出当代中国的医患关系现状。观众自然会联想到医疗体制的黑幕,医生之间为争教授之位的勾心斗角、行业的潜规则等,然而这些都不是真实情况,编剧要告诉我们的是“医生这个群体很不容易,我们拍这个剧,目的就是想重塑医患关系的和谐价值观。”《心术》的主题是三个字——信、望、爱,引导病患和医生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信任与情感通道。
  《心术》导演回忆很多年前,自己72岁的老父亲患严重心肌梗塞已下了病危通知书,正是他们兄弟三人与主治医生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使老父亲的生命延长了16年!
    现实中,我们也每天在上演着《心术》,剧中的情节我们天天亲身经历,每个医务人员都是主角。不久前,我们病区接收了一位脑梗塞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家属一开始对病情不理解,对我们的治疗和护理极为不满,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怀疑我们的用药,怀疑我们的检查……知道他们的心理后,护士长赵巧巧没事就往病房跑,一遍遍地跟他们解释病因,讲解治疗方案,并不断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医生和护士也是极尽全力精心地照顾着他。渐渐地,病人及家属真切地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意,他们放下了戒备,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配合和信任的眼神。当病人出院的时候,家属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非常感谢”,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事实上,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都是多么渴望有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啊!
    目前国内医疗费用上涨、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纠纷增多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化解这些矛盾在医院卫生管理、医疗行业立法方面都有不少工作有待去做,但最长远、最实际的做法就是构建医生的核心价值观。
    记得我刚开始值班那天晚上,非常紧张,担心遇到紧急的病况,又没上级医师可以请教,然而一切的忧虑在我看到主任身影的那刻起,都烟消云散了。跟着主任一起查完房,主任临走的时候还叮嘱我说:“万一有突发情况,立刻打电话给我。”这对我们这些刚值班的医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安慰。后来得知主任每天晚上都会来病房转一圈,他会细心地询问重病人的病情,时刻关注病情的变化。
    “任老师”是科室的一位主治医生,我刚来的时候,他就教导我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学会换位思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而他,也是那样一心一意践行着这种理念的。
    凌晨三点,23床病人突发胸闷,考虑是心衰,情况十分危急。在家休息的任老师一接到电话,就匆忙赶到医院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做心电图”、“接无创呼吸机”、“叫急会诊”……一个小时后病人的情况才开始有所缓解,但任老师担心病情反复,直到早上七点半才放心回家休息。
    在我们科,在我们医院,有着无数个“任老师”。他们没有优越的物质享受,也没有华丽的荣耀,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医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恪守着这份高尚的职业操守,遵循着心中的价值观,用自己所学专长,默默地把青春和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病人,回报给社会。
   “我有两把刀,一把用来拯救生命,一把用来剖析自己的心灵,我的精神世界分外强大。”这句话是霍思邈的一句台词。一个看上去不完美的医生,却有着自由而强大的内心。他用那把剖析心灵的刀,不断剔除内心的矛盾,阴暗,他把自己的内心雕刻得玲珑剔透,毫无保留地坚守着内心的自由,因此他才在一切是非面前,看清什么是应该坚守的,什么是应当摒弃的,这就是他的强大。不理解他的认为这是玩世不恭,满不在乎,其实是坚持自我,百毒不侵。(李倩倩)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