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不自医”之殇

时间:2015-03-06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这几天,一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引发热议。“3月3日夜,杭州一名刚工作3年的26岁女麻醉师夜班后猝死……最长时限,最强团队,最多设备,却也是最大无奈的急救。”
    女麻醉师的猝死不是个例,也绝不会是最后的逝者,因此引起广大网友尤其是医者的叹息和哀痛,有不忍亦有不甘心。是啊,面对一个脆弱而珍贵的生命,哪怕有再高超的技术和再精良的仪器,很多时候的结果却是那么地遗憾且残忍! 
    还有,去年在网上曾经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3名医生做了一台32小时超难度的手术后,累得动弹不了,只好就地躺在手术室的地板上稍作休息。“救人一把刀,救完地上躺”,观后令网友无不动容又颇感嘘唏。
    医务者是治病救人的,可在现实里,医者不自医,一旦事发(病发)经常是救不了同事、救不了自己。医者不是不懂得有病要及时治疗,也不是不知道休息的重要性,更理解“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真理,但是,“一入候门深似海”,医者实在是一门身不由已的职业,医生护士尤其是一线骨干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之沉,工作强度之大,这些是外人所不知道和能够领悟的。古话云:“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同样说明了医者的责任之重。
    人世间的灾难,莫过于疾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是治国,良医是治人。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中华民族能够繁衍至今,医生(大夫)的功德亦不可估量。“但得世间人少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一批批医者以推己及人、忘我工作的理念和胸怀,把儒家的仁爱思想推到了极致。但是,自古以来,同样也存在着“医者不自医”之伤痛,更何况近年来频发的“伤医”、“杀医”事件,更让医者心惊胆寒。
   “我是医生,有病有伤谁来救我?”是众多医者的呼喊,女麻醉师猝死所引发的“医者不自医”之伤痛,让医者已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街口。不可否认,现在,越来越多的医者改行,有许多的学生不愿意报考医学院校。长此以往,还会有多少人从事“医者”这个行业?广大患者到时该找谁就医?
    笔者认为,设法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效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保持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等,才是一剂治疗“医者不自医”的良方,有了这剂良方才能减少“医者不自医”现象的再现,方能让医者心无旁骛地工作,继续“手到病除、造福于民”。
    愿逝者安息,活着的人爱惜自己,也希望社会、广大民众对医务人员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叮铛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