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期待医改的“破茧化蝶”
医改进行到第六年,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正在加大步伐:
2010年,我国在17个城市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试点城市扩大到34个;今年,改革试点城市将增加到100个。
又逢“医改”花开时,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多措并举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不管怎么改,只要广大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相对公平的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而不是变相的让老百姓看不起病、就不起医,医改才算成功了”、“当公立医院没有了创收的冲动,不再成为牟利的工具,当医生真正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职上来,才能真正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
《意见》出台,众说纷纭,但话糙理不糙,因此,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让公众得利、受益,这无疑是医改的灵魂所在。
每一次的医疗改革都很不易,且任重道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笔者不才,也想就医改谈一谈一已之见。
没什么别没钱,生什么别生病。百姓最怕什么?曾有人总结了“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和住房。其中,关系生命健康的医疗问题尤为牵动人心。
众所周知,老百姓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公立医院。目前,全国各地分布着约6800家城市。而据调查,全国一半以上的患者都“选择”到城市公立医院就医,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或这或那的问题和矛盾。如,一方面是疲于奔波在城市公立医院看病“途”中的患者,花N小时排队挂号、交费、检查、拿药,而看病问诊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有许多患者还因病致贫;另一方面是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的城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时忙得就像个陀螺,面对病患还如履薄冰……
公立医院占全国所有医院数目的70%,其病床数目更是高占全国医院病床总数的近90%,如果公立医院改革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整个医改也将难于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千难万难不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难。但纵向比,在上世纪八十个年代前,“吃皇粮”的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笔者曾经采访过几位大半辈子扎根农村为农民“零”距离服务的赤脚医生,他们在农民的心里就像亲人一样,“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暧千家……”一曲《赤脚医生向阳花》道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如鱼水般深厚的感情。
有人说,我国的医改“按下葫芦浮起瓢”,医改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之中。但横向参考,笔者觉得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自带干粮搞改革” 非常值得借鉴。三明市公立医院几大措施均刺中要害,成效十分显著:一是取消以药养医,通过招标和严格监管,挤出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和腐败;二是医务人员实行阳光工资,年薪最高一档达到25万元,并且逐年增加,以消除灰色收入的动机;三是建立医院和院长绩效考核制度,并和院长收入挂钩。
当然,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看,前提是,医改要更接地气、有分量,以民生福祉为核心,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及财政补偿力度等;解决好与医疗服务相关的公平、均衡与效率等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医改牵动每个人、每个家庭,“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道出了人民大众健康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关系。
患者得实惠,医务人员得鼓舞,政府得民心,医改仍任重而道远。
期待医改的破茧化蝶,为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中国”的目标。 叮铛
2010年,我国在17个城市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试点城市扩大到34个;今年,改革试点城市将增加到100个。
又逢“医改”花开时,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多措并举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不管怎么改,只要广大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相对公平的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而不是变相的让老百姓看不起病、就不起医,医改才算成功了”、“当公立医院没有了创收的冲动,不再成为牟利的工具,当医生真正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职上来,才能真正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
《意见》出台,众说纷纭,但话糙理不糙,因此,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让公众得利、受益,这无疑是医改的灵魂所在。
每一次的医疗改革都很不易,且任重道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笔者不才,也想就医改谈一谈一已之见。
没什么别没钱,生什么别生病。百姓最怕什么?曾有人总结了“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和住房。其中,关系生命健康的医疗问题尤为牵动人心。
众所周知,老百姓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公立医院。目前,全国各地分布着约6800家城市。而据调查,全国一半以上的患者都“选择”到城市公立医院就医,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或这或那的问题和矛盾。如,一方面是疲于奔波在城市公立医院看病“途”中的患者,花N小时排队挂号、交费、检查、拿药,而看病问诊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有许多患者还因病致贫;另一方面是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的城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时忙得就像个陀螺,面对病患还如履薄冰……
公立医院占全国所有医院数目的70%,其病床数目更是高占全国医院病床总数的近90%,如果公立医院改革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整个医改也将难于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千难万难不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难。但纵向比,在上世纪八十个年代前,“吃皇粮”的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笔者曾经采访过几位大半辈子扎根农村为农民“零”距离服务的赤脚医生,他们在农民的心里就像亲人一样,“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暧千家……”一曲《赤脚医生向阳花》道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如鱼水般深厚的感情。
有人说,我国的医改“按下葫芦浮起瓢”,医改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之中。但横向参考,笔者觉得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自带干粮搞改革” 非常值得借鉴。三明市公立医院几大措施均刺中要害,成效十分显著:一是取消以药养医,通过招标和严格监管,挤出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和腐败;二是医务人员实行阳光工资,年薪最高一档达到25万元,并且逐年增加,以消除灰色收入的动机;三是建立医院和院长绩效考核制度,并和院长收入挂钩。
当然,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看,前提是,医改要更接地气、有分量,以民生福祉为核心,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及财政补偿力度等;解决好与医疗服务相关的公平、均衡与效率等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医改牵动每个人、每个家庭,“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道出了人民大众健康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关系。
患者得实惠,医务人员得鼓舞,政府得民心,医改仍任重而道远。
期待医改的破茧化蝶,为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中国”的目标。 叮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