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田间劳作 得了中暑伤了身
“我以为熬一熬就过去了,想不到又吐又拉的,吃药挂瓶2天才算止住了,但身体到现在还没还原,唉,以后再也不冒着高温下地劳作了!”说起刚刚才过去的中暑事件,李老汉仍是心悸不已。
36℃、37℃、38℃……连日来,仙居天气炎热,气温一直往上爬升。上个周六,因为记挂着地里栽种的几垄玉米、花生,李老汉一大早就下地锄草,直到上午九点许,太阳晒得让人实在是受不了才回家。孰料,当天中午,李老汉就感到头痛、厌食,接着就是恶心、呕吐、拉肚子,赶紧服用了自备的霍香正气水、黄连素片,但症状不见好转,反而是当夜发高烧并频繁地拉肚子,意识也开始有点模糊了,幸亏家人连夜把李老汉送到我院诊治,经过对症治疗后,病情这才好转。
中暑,俗称发痧,古称中暍,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可分为中暑高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日射病等四种类型,会出现发热、头晕、头痛、皮肤灼热、恶心、呕吐、昏厥、昏迷、痉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门诊部主任吴海萍提醒,夏季天气炎热,常有人会因不堪高温而发生中暑,因此,三伏天里,要注意防暑防热,多休息多喝水,适当锻炼,清淡饮食,尽量避开白天出门的概率和时间,尤其是烈日当头的九点至十六点之间,安全健康地度过酷夏。(豆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