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让患者重燃生活的希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追求,康复医疗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抢救生命,康复医学科很少能看到“硝烟弥漫”,医护人员最大的职责是让那些因疾病或意外导致功能障碍的人群能够更体面地活下去。为了这个目标,县人民医院康复科的一群医护人员正在努力着。
让每个患者活得更有尊严
“早就听说了仙居县人民医院的康复治疗很有特色,我这次就是慕名来的”,今年4月,杭州的王先生特地从杭州赶到县人民医院康复科,要求治疗。10年前,王先生因一次手术出现脑中风,并留下了左侧肢体偏瘫后遗症,平时左侧上下肌肉痉挛、屈曲,严重影响生活,他曾辗转在杭州多家大医院治疗,但效果欠佳。在县人民医院,经过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泮中其的康复评估后,决定给王先生进行微针刀治疗,并配合独特的推拿手法,仅经过一次治疗后,王先生便立即感觉左侧肢体痉挛减轻,上肢伸展角度明显增大,当即表示回家后与家人商量,来仙居治疗一疗程。
“康复治疗就是应用康复医学的方法以促进病、伤、残者功能康复而采取的手段,最终让患者受限或丧失的功能和能力恢复到可达到的最大限度,以便能早日回归社会。”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护士长王潇潇说道。
据了解,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11年7月,已开设康复专科门诊及康复治疗中心(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理疗室、言语治疗室、针灸推拿室等),主要开展以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脑中风、脑外伤、脑瘫、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康复(骨折术后、手外伤、人工关节置换术、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脊柱侧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软组织损伤),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老年病康复为主要对象的康复治疗。科室共有病房床位数68张,共有康复医师7名,康复治疗师6名,护理人员16名,年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收住患者1000余人次,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成为我县康复治疗模式最为先进的科室之一。
去年,县人民医院来了一位截瘫的病人,来时患者的下肢不能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经过康复治疗后,患者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类似这样的事经常会在康复科上演。“通过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活出尊严,还减轻了患者家庭的很多压力,成就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这让我觉得康复治疗非常有意义”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都斌感慨道。
一切为了病人更好的康复
康复治疗并不是按摩、理疗、推拿等那么简单,而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严密的科学诊断。
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要以神经康复和骨关节康复作为主攻发展方向,并在这两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多种神经肌肉功能评定、步态分析等评定方法,全面开展了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神经促通技术、关节僵硬关节运动学技术、言语吞咽治疗技术,熟练运用脑卒中三级康复治疗方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以及运动生理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等评估技术。
同时率先在全县开展心脏康复治疗技术,并联合绍兴市人民医院举行了《冠心病康复技术推广班》,心脏康复治疗技术走在了全市前列。今年10月,康复科来了一位78岁的老人,患有冠心病、心衰,并出现呼吸衰竭、心率失常的症状,根本无法下床活动,患者家属本想向都斌咨询购买呼吸机的问题,但都斌在对患者进行了康复评定后,认为老人可以暂时不使用呼吸机,而是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在患者家属同意后,经过3周的康复治疗,老人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基本可以自理,6分钟步行试验的步行距离也从原来的170米变为340米,整整提高了一倍,不止如此,老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我们原本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现在可以恢复到这样,都医生真的谢谢你,你真是我们的恩人啊!”老人的家属感激道。
不止如此,康复科还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针灸、推拿、火罐、刮痧等康复治疗方法、在运用传统针灸治疗疾病的同时,又创新和引进了多种疗法,在许多急、慢性疾病治疗中均有显著的疗效。开始在全县开展穴位埋线减肥及月经病、痤疮、失眠、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首先开展刃针治疗急、慢性痛症疾病,腹针疗法也因其具有速效、安全、无痛等特点而深受欢迎并大量用于临床。
此外,有不少患者或家属认为康复治疗自己在家做做锻炼也能达到目的,但其实,康复训练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盲目训练有不少坏处。“不正规的康复训练,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都斌提醒,“康复治疗不能自己随意做,一定要按照医生、治疗师、护士的指导来做。”
沟通和信任很重要
走进康复训练大厅,就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康复治疗师和患者正在各种仪器上做着治疗,各自忙碌着。“这个卡片上写的什么?”“对,讲得很好”在这里,康复治疗师们鼓励着患者学着张嘴说一句话,尝试着动一根手指,努力按一下开关,学习吃一口饭……通过学习简单的动作,他们在这里重获新生。
大厅内设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室、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理疗室、言语治疗室等,拥有一批现代化的康复理疗设备,脑循环治疗仪、电动起立床、功率车、生物反馈治疗仪、上下肢联动训练仪、股四头肌训练仪以及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设备,各种红外线、中频、低频等理疗设备,为康复治疗提供优越的保障。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来康复科治疗的患者绝大部分是中风后遗症、脊髓损伤等患者,都不同程度的有四肢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这些患者的治疗显效慢、疗程长,有些治疗和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一些在常人看来很简单的动作,他们也许会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做好。因此,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时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每一位来到我们这里的患者都被病痛所折磨着,在根据每位患者病情制定出不同康复计划的同时,更要求我们用耐心、爱心和用心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康复治疗师蒋敏静告诉记者。患者和康复治疗师总是朝夕相伴的,言语的鼓励,彼此的信任,体现在康复师与患者常态化的互动中。“加油,你能做到”“做得很棒,再来一次”类似这样的话,就是康复治疗师们工作中最常说的话。
来到康复科的患者形形色色,既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年幼的儿童,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当遇到不配合的患者时,沟通和信任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些来自外地的病人,听不懂仙居话也听不明白普通话,为了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我们会选择和他们的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各方面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让患者相信我们,配合我们的治疗。”蒋敏静说。
由于康复训练时间长,往往让患者和家属深感枯燥乏味。为此,康复治疗师们在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引入了部分游戏训练,利用各类“小玩具”,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如扑克,麻将等,让康复训练中的病人乐观向上,心情愉悦,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未来县人民医院还将进一步开展内科康复,进一步深化中医康复,大力发展现代康复,如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技术,失语、失认、失用症的电脑辅助诊断与治疗技术,认知障碍的电脑辅助高级脑功能训练技术,脊髓脉冲电刺激技术、表面肌电诊断技术及生物反馈技术等。“和从前相比,现在人们对康复治疗的认知有了很大提升,”都斌笑着说道,“未来我们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患者提供全面先进的康复技术和更优质的服务。” 金修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