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故事】原来,医患之间,只是一杯温水的距离

时间:2018-01-05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仙居十月的秋已略显萧瑟,叶子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秋风吸干了水分,挂在枝干上无力地摇曳着。这节气,即便下点毛毛细雨,也会让人寒毛竖立,忍不住打个冷颤。这段时间的医院,更是人满为患。
    我到医院心电图岗位开始了新的工作。这里只有一张诊疗床,几个电极,一台电脑……是的,如果不仔细观察,你确实忽略了还有一个装水的不锈钢杯,杯中还有一把扁扁的毛刷。
    某个周六,给所有的病人做完检查,已是中午。我摸着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关了电脑,准备下班吃饭。这时,两个女人,推门进来。一位大约三十多岁,另一位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步履矫健。“医生,给我们做个心电图吧,我是准备做手术的。”
    我洗好手,拿上挎包,回答说:“你们下午来吧,已经下班了。”“你不是还没有走吗?”年轻的少妇责问我 。
    我心里有点不悦:“那是因为加班到现在。”
   “你就连这么一个人也不愿意做吗?我妈早饭也没有吃呢,你们医生不是被称为白衣天使吗?”
   “已经下班了,我的电脑也已经关了,你先去吃饭吧,下午过来做也方便的。”
   “你这医生,怎么一点同情心和责任心也没有呢?这么个老太太,走路也不方便,你们不是说下班前做完病人吗?”
    女人开始出言不逊,我不想跟她争执,只好重启电脑,穿回工作服,朝她摆了摆手:“不用多说了,我现在给你做吧。”一种不被人尊重的委屈立刻涌上了心头。检查结束,我重新洗手,换衣服。听见门被“嘭”地一声关上了。门外,那名年轻的女人正大声地说:“真是犯贱,骂几句就给做了。”我的眼泪和着洗手的哗哗流水声,不争气地落了下来。肚子已经不饿了,只有满腹的委屈。心想,若是人心无底,仁心仁术是不是也填不满?
    就在我沮丧地考虑着我的职业生涯时,科里来了一位轮转医生小洁。她在医生们“谈心电图色变”的时候,得出苦力活最能磨砺人的意志的不同结论。第一天报到,小洁不停歇地干了大半个上午还能激动地说:“心电图的那些波形轨迹真有意思!”小洁的精神面貌让我觉得惭愧,我总是日复一日地重复干活,却很少细致地思考。小洁说:“我觉得那把刷子有点脏,应该多洗洗。”经她这么一提醒,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捧起杯子,抓起刷子,走到水槽前仔细擦洗了一番,直到杯子被擦得铮亮,然后盛了一杯热水放到了诊疗床边。
    诊室外,又一阵重重的敲门声响起。让人心里一阵紧张。抬头只见门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被两名中年男人搀扶着,面无表情地对着我说:“医生,我站不住了,老人应该要优待吧?”我赶紧迎他进来。
   “你可要给我仔细检查。”老人望了一眼我的娃娃脸,叮嘱着。“哎呀!”老人又接着说:“我忘记带毛巾了,擦在人身上的那个油油的东西真让人觉得恶心!”
    随行的家属也开始抱怨,“做心电图实在是太麻烦,要这样露着身体,冻感冒了怎么办?”
    我耐着性子,示意他们检查马上开始,不要再说话了。他哪里又肯停?装好了心电图的导联,他还在说心电图是一项什么毛病都查不出来的检查。我不再理会他,伸手拿起那杯中的刷子,照常从心前的位置轻轻划过,老人突然发出了“咦?”的一声。那声过后,老人家就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刚刚还喋喋不休的他变得安静极了。倒是家属,十分担心地问:“爸爸,怎么了,是不是太冷了?”
    “一点也不冷,暖暖的。”老人家轻轻地回答,家属便跟着安静了下来。做完检查的时候,老人家脸上有了笑容,“今天很不一样哦,以往擦在我身上的东西冷冰冰的,今天可是暖烘烘的,你们小医生态度可真好,很难得。”
    我的脸有点红。老人被儿子搀扶着离开诊疗室的时候,还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今天这些医生真好!”我突然觉得,那个多话的老头有点可爱起来了。
    回望那个毫不起眼的不锈钢杯,我忍不住轻轻地用手碰了一下,装着热水的杯子还烫着呢。那温水的热量也沿着我的手心传导,汩汩地流淌进了我的心田。
    我从来没有在意过,温水有这样的力量!可以让一直冷若冰霜的医与患之前的隔阂在那一刻溶解。一杯温水,让患者感受到了来自医生的温度,而他随意道出的那声赞许,唤起了一名年轻医生的职业尊严。医与患之间,若有一杯主动关怀与互相体谅的温水存在着,是一件多么和谐而美好的事情!
    愿那杯有力量的温水,可以成为医患和谐沟通的源动力。   应美萍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