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信,从武汉飞来
你好,武汉
今日,武汉,1—14度,
晴转多云,东风2级。
你们住的好吗?
休息足够吗?
工作顺利吗?
来自武汉前线的三封信
朱永吉
我们救治的黄陂区方舱医院,主要收治的是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对他们来说,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焦虑和恐惧。很多人晚上都睡不着觉,需要安定来维持,我想我们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信心和力量,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战胜病魔。
今年的情人节有点特别,疫情的不期而至,让人更加明白爱的珍贵。武汉台州商会给我们捐赠了物资,酒店大堂给我们准备了巧克力,我们很感谢这一份温暖。我们也把属于爱的德芙巧克力传递给了病友们,每一盒巧克力都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方舱里响起了欣喜的欢笑声,有掌声,有感谢,也有人说着:你们浙江的医疗队真好,有你们在我们安心多了。新冠病毒虽然来势汹汹,但它带来的阴影,却遮挡不住每份爱所散发的光芒,它不会隔离爱。
杨紫颖
2月12日凌晨3:00,我第一次进舱,这是我一辈子都会铭记的日子。作为我们中第一个下舱的,我还是有点紧张,因为不知道面对的是怎样的病人。
我们工作地点在黄陂区体育馆方舱医院,它是由体育馆改造而来,目前床位130张左右,每班六小时,一天四班倒,每班配有十名护理人员,四名医生,环境比较简陋,没有信息化设备,一切靠手写。
工作三个小时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渴,喉咙干,长时间穿戴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后,胸闷、气短的感觉随之而来,眼镜、护目镜都是雾气,严重影响视力,防护镜压在眼镜上,眼镜压得鼻梁生疼,下班时候摘下口罩的一刹那,看到被勒得变了形的脸,鼻梁上深深的压痕,轻轻地触碰都火辣辣得疼。
我们还要负责给病人送饭,他们吃饭时,我们会坐在一起聊聊天,唱唱歌,让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我还和温岭医院的一个护士自学了手语《感恩的心》,她说我们学会了以后可以教会病人,方舱医院里有台广播,大家还会写下广播稿,定时读播,给予患者们更多的信心与鼓励。
有位23岁的患者,从江苏过来照顾感染新冠肺的女友,不幸被感染,收住在我们方舱医院,他不敢和家里说,怕家里担心。他是一名复员军人,每天早上起床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军队的标准叠被子,叠的豆腐块一样,他说:“虽然生病,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昨晚他吃饭吃到一半,突然哭出了声,我们忙上前安慰,才知道,原来他是想念家人与女朋友了。
我想给这里的患者们多一点关心,我想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就是你们的依靠,你们并不孤单。
周珊珊
我们是2月9日到达武汉,经过前期的培训,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进舱工作了。
方舱医院在投入使用之初,医疗设施及生活娱乐设施不太完善,加之众多患者在同一个密集空间,患者心理压力骤增,容易出现烦躁、失眠、焦虑等心理问题。
10床的阿姨辗转反侧,入院后她连着几个晚上都没好好睡,我告诉她,除了常规治疗,心态也很重要,好好地睡觉,保持充足的体力,才能更好地战胜病毒。我拿着医生给她开的安定放在她的桌子上,详细告知了用药剂量和时间,阿姨非常感动。
工作前,我戴好N95口罩、帽子、护目镜,带上两层手套,再穿上厚厚的防护服、鞋套、隔离衣,我在心里默念,一件都不能少,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患者。进入病区后,工作时间一长,严密的防护让我觉得有些呼吸困难,护目镜里已经由开始的雾气逐渐变为水滴,视物模糊,我们只有不停地调整视线角度,然后尽量靠近患者从仅有的缝隙中寻找最好的操作视野。
前几个班次很多同事都出现了轻微不适,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脱下防护装备时,里面贴身的衣物全都湿透了,双手因为出汗而被浸泡得发白,没有一个人在意。
2月16日,武汉下起了小雪,我们非常激动,在台州好久没看到雪了,紫颖说这是好兆头,此次武汉行没让她赏到樱花但圆了她想看雪的梦。
晚上透过病区的窗户,看到外面一片安静,灯光稀疏,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会看到一个健康有力的武汉,那时候万家灯火将更加温暖,更加明亮。
加油,远方的你们
记得要多多保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