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掉一个可能 | 疫情背后的“潜”行者
群策群力,科学指导,做一线人员的“智库”
“**床患者再次采样检查一下”
“**床昨天的送检结果出来了,阴性”
“**床目前稳定”
在仙居县人民医院,一群人正在商讨着,偶尔传出一声好消息,明显能感受到话语间难以抑制的喜悦。
自疫情以来,仙居县人民医院作为定点诊治医院,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迅速建立医疗救治专家组。由林荣海院长牵头,以王丹枫、王均招副院长为组长,医务部主任张文华、感染科朱火明主任为副组长,内外线科主任为主的医疗救治组。按照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保证24小时对来院发热患者的诊治进行业务指导。
24小时在线,专家组从年前开始至今一直未休息,电话随时保持畅通,如有疑似病人随时进行病例讨论,甚至持续到半夜。
一线守治制度
负责24小时全院发热病人的会诊
由于疑似病例的发生具有不定期性,为保证及时准确地鉴别出相关病例,专家组成员们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尤其是疑似感染患者,实行尽收尽治的处理原则,防止未确诊患者在外传播病毒。
不漏掉一个可能
1月30日晚22:00,三名发热患者来院就诊,仙居本地人,其中两人是姐弟,另一位是弟弟的老婆。三人精神状态都不错,除了有点低热,略有咳嗽,其他症状也不严重。
正值项旦主任在发热门诊值班,常规就诊后,通过影像学资料、血液检验等各项指标的专业分析,CT检查结果显示俩人均为两肺感染。项旦主任为了慎重起见,邀请感染科正在值班的徐海波医师前来会诊。
徐海波医师会诊后,敏感地发现两位患者的胸部病灶多发,是位于肺外带,疑似病毒性肺炎的表现。
但是这家人无武汉旅居史,也与武汉人员无接触史,两位医生高度重视,立即汇报专家组。
此时已是凌晨0:30,王丹枫副院长听闻立即与感染科主任朱火明赶往发热门诊,仔细询问病史,查阅胸部CT、血常规等,并联系龚永进院长助理赶往CT室重新阅片。同时让患者的弟媳妇检查CT,CT检查结果也发现有相似改变。
经过严谨细致的沟通、专家组考虑该三位患者虽无流行病史,但属于聚集性发病,胸部CT表现疑似病毒性肺炎,立即将这三名患者就地隔离。
王丹枫副院长第一时间报告林荣海院长,林院长同意专家组的诊断,并指示专家组立即予抗病毒治疗。直到凌晨三点半,各位专家才离开医院。
咽式子采样后第二天三个患者核酸显示均为阳性,这结果一出来,所有医师都感到多亏及时收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线会诊制度
每天上午十时专家组准时会诊
医院多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培训,认真、及时学习“新冠肺炎”新版诊疗方案,防护指南,以更好的状态去会诊。将高危发热患者在原地进行筛查,将疑似患者第一时间收住隔离病房,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周围的患者及普通百姓。
专家组每天十点组建专家会诊,林荣海院长、王丹枫、王均招副院长、龚永进院长助理及等多位专家准时参与。专家组对隔离病房的每一位患者进行详细地病例讨论,不放过疑似病例。林荣海院长要求主管医师提供详细的流行病学病史、症状体征特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并且还要前后反复对比近期的肺部影像表现,调整医嘱,更换治疗方案。
专家组们每天仔细分析每一张CT结果,对于疑似却不能确诊的患者重点排查。
“其中有一例患者
三次病毒核酸检查都是阴性
直到第四次才正式确诊
期间,他的肺部CT
一直符合典型的病毒性肺炎的表现
我们一直不放弃,因为我们错不起。”
很多时候咽拭子没有检测出来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CT检查已经很明显可以看出。即使疑似病患的核酸检测呈阴性,但我们也不能排除NCP的可能性,任何方法都不是百分百有效的,在当下疫情,我们更要严格排查,绝不放过一个。
解除隔离出院,需要专家组严格把关,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经过医疗救治组专家统一评估符合标准,经林荣海院长、王丹枫副院长共同签字后才能出院。
远程诊疗制度
遇到可疑难题与上级医院联线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为了更好的排查疑似疑难病例,讨论治疗方案,医共体成员单位、仙居县人民医院与台州医院采用远程会诊。
会议室“面对面”病例集中讨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台州医院专家
进行疑难病例会诊
朱溪医院医生为一位年迈患者
与台州医院专家进行远程诊疗
通过多学科专家会诊综合分析,在收治、筛查、观察、诊疗等环节都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在疫情防控中更加明确了方向,患者也能得到更加安心、快捷、精准的诊疗。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精神,减少交叉感染,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医疗专家们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免费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技术精湛,高度负责
因为有你们
坚守在仙医
才能保患者平安,
保仙居一方平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