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非小事,原来是它出了差错

时间:2020-07-23 浏览:
分享到:


头晕不适,偶有头痛

症状反复发作

以为只是身体老毛病

一查竟是颈内动脉狭窄


1.jpg


近日,来院就诊的李大爷

就遇到了这一事情


故事是这样子的

12年前,李大爷莫名其妙的开始出现头晕不适,偶有头痛,之后症状反复发作。来医院就诊,B超检查显示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弓上CTA提示右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明显狭窄。神经外科医生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下,建议李大爷住院,做CEA 手术。


这颈动脉狭窄是病吗?

跟头昏有什么关联?

怎么还要做手术?

CEA手术又是啥?


2.gif


面对李大爷满脸疑惑,仙居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解答了李大爷的疑惑,李大爷接受了手术,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专家和仙居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为李大爷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他们“重创” 颈内斑块,成功恢复血供,术中经过顺利。


手术前后对比


3.png

手术前


4.png

手术后


一个星期后,李大爷康复出院,出院时,护士还提醒李大爷记得长期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来院门诊复查颈动脉B超,了解术后颈动脉血流通畅情况。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


5.gif


往下看


颈动脉狭窄


心和脑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脑需要心脏的供血来为其提供营养,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


6.png


当颈动脉出现狭窄时,可引起脑灌注不足,其为导致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脑缺血的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头晕乏力,其他的还有认知功能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等等。就像颗定时炸弹,当斑块破裂时将会形成栓子,在血流冲击下脱落进入颅内,造成脑血管栓塞。


7.jpg


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与不合理饮食所致的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熬夜等有关。

如果狭窄程度并不严重、并没有引起缺血症状,首选的治疗是控制高危因素(戒烟、控制血压),并规范药物治疗,稳定斑块、改善血供。而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狭窄程度加重、出现脑缺血症状时,需要进一步手术干预。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第二种:颈动脉支架置入(CAS)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彻底、可明显改善脑部供血,相比颈内动脉支架成型术,它留狭窄率低、再堵率低、无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费用仅占放置支架的三分之一,有效减少患者负担。


何以解忧 唯有剥脱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通过手术方式剥脱狭窄血管内增厚的内膜、机化的血栓,以及坏死的组织,从而预防因斑块脱落所引起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一种治疗方式。打个比方:血管就像楼道,斑块就像楼道里的垃圾,CEA所做的就是清走“垃圾”,还“楼道”畅通。


8.png


哪些患者适合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术的适应征:

1、症状型患者:6个月内有过缺血性卒中或TIA(包括同侧大脑半球事件或一过性黑朦),狭窄程度在50%—99%,且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应小于6%。

2、无症状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无症状患者,且预期围手术期促卒中或死亡率小于3%,可考虑CEA。


与支架治疗相比较而言,做 CEA 手术更具优势:


一是手术区域暴露,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可将手术处理得干净利落;

二是并发症少,术中可能出现的斑块清除不彻底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出血等状况,都可有效防控和应对;

三是性价比高,手术费用仅为做支架的一半左右,术后再狭窄率低;

四是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在国外,CEA术是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理想且费用相对较低是它最大的优势。但也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该术式,比如对于颈动脉分叉较高的患者来说,颈动脉支架置入(CAS)就更为合适。

目前1╱3 中国人脖子里都有粥样斑块,学会早发现,早预防,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如何发现?如何 预防?


9.png


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请及时就医:


(1)脑供血不足症状:如耳鸣,眩晕,黑朦,视物模糊,嗜睡等症状;

(2) TIA 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性障碍,如吃饭时筷子突然掉了,看报纸时突然眼睛一黑、讲话时不自觉地流口水、不自觉地尿裤子等;

(3)缺血性脑卒中: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偏瘫、失语甚至昏迷等。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