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正确测量血压
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测量的血压和到医院后由护士再次测量,两个数值往往会有所不同。那么“到底哪个准啊呢?”
其实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它们可能都是准的,只是背景因素不同,比如:测量的时间,测量前的活动,药物作用等。
因此,如果要准确自测血压,需要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的。
一、血压计的选择要谨慎
一般我们推荐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因为它的准确度及可信度都较高,但同时对于测量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这就限制了患者及家属的使用。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经过国际或中国高血压联盟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方便又准确,也推荐使用;目前绝大部分医院也开展实用电子血压计。
但是,不提倡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压计。
二、血压计袖带要合适
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带气囊部分)需达上臂周径的2/3。
如果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宽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所以在医院,测血压的袖带应分为儿童用和成人用。另外,应将上肢和下肢的袖带分开。对于肥胖者,应使用特殊的袖带。
三、测量时间环境要选择
测量前,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憋尿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血压,测血压前一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
四、测量哪个胳膊要留意
一般需测左、右臂的血压,以后固定测量较高一侧的上臂血压。如果双臂血压相差不大,可固定测量右臂血压。对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应测量健侧上肢的血压。
除此之外,衣袖与手臂间过紧,不能嫌麻烦往上一捋了事,否则测得的血压值会偏高。
五、血压计袖带位置要绑对
袖带正确的位置应位于肘弯上2-3厘米,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血压值。把袖带绑在肘关节部位,通常袖带上都有标识,记得查看。
六、血压计的位置要放对
肘关节、血压表、心脏应位于同一水平。上臂位置放得高于心脏水平,会使测得的血压过低,相反低于心脏水平则导致测量结果过高。
七、测量时间的选择
根据调查,我国70%的人群存在两个血压高峰和两个血压低峰,清晨6-8点和下午4-6点为血压高峰;中午12点到1点和凌晨1-2点为血压低峰。
血压控制好的患者,每周可测量1-2次,可选在晨时,及血压高峰时。
刚开始高血压治疗或调整过药物的患者,应每天饭前睡前各测一次,直到至少一周血压都达标后,再减少频率。
长期测血压是验证我们吃降压药效果的方法,血压长期的平稳也是预防心梗、脑梗这样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小知识问答篇
问:同一个时间段测量的血压忽高忽低怎么回事?
答:测完一次(或由于未听清楚血压,常常马上又测一遍,这也是不对的,会造成第二次测量结果偏低。一般应至少2分钟后再次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问:深吸几口气,测出来的血压偏低,是怎么回事?
答:一般来说,一旦人体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多深呼吸少深呼吸几下血压测量差异是不大的。
问:在家测量血压正常后,可以自行调整降压药物吗?
答:这是绝对不行的,降压药物的调整应该到由专业医师决定。
问:我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但量出来的血压很高,没这样还要用药吗?
答:高血压的治疗,不是根据你的症状而是根据你血压的水平。
问:我在家血压测量正常,一到医院(诊室)测血压,是因为紧张的关系吗?
答:有些人平时血压一直正常,但一到医院(诊室)测血压,因特别紧张,血压就超过正常范围, 称为白大衣性高血压。在高血压病人中,约有20%的人为白大衣性高血压;另一些人在医院测血压是正常的,但是在家里自测 血压往往超过正常范围,称为隐匿性高血压。
在正常人群中,约 有10% ~20%患了隐匿性高血压。因此,要正确判断病人的血 压情况,必须同时参考多次的家庭自测血压值和诊室血压值,不能仅凭诊室血压值来判断病人的血压情况。家庭自测血压既可以避免对白大衣性高血压进行降压治疗,又可以发现隐匿性高血 压,使其得到治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问:我血压有点高,去医院不方便,想去要点买点降压药或去社区领免费药物,可以吗?
答:这是不建议的,降压药物的服用需要根据血压来决定,不可自行服药。
问:药物副作用又是伤肝又伤肾,太可怕了,我能不能就带一些降压表穿一些降压鞋或者带一些降压帽?
答:目前总体来说这样一些东西的依据不足,还是希望病人能够在合理的治疗的选择用药的基础上,在规范的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来配合一些,当然非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需要的。
问:我有一次测出来的血压很高,需要吃药吗?
答:高血压的监测是要通过正规的检查来正规的诊断。也不是发现高血压,就马上吃药的,可以先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血压有时也可以降到正常水平,这时也不需要马上吃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