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颈动脉里,为什么有斑块?

时间:2020-09-21 浏览:
分享到:


1.png


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拿着体检报告单

一脸迷茫

“医生,我的血管是不是堵住了”

递过来的体检报告单上

清晰地写着

 颈动脉斑块形成 


颈动脉斑块 它到底是个啥


颈动脉斑块全称叫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全身性病变的一种局部表现,几乎人人都会有的一种血管病变,就像是水管用久了以后总归会有水垢。


3.gif


其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血管内皮损伤是基础,这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关系密切,而且,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熬夜等对颈动脉血管壁的损害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4.jpg


当血管内皮受损后


5.gif


细胞间隙变大,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脂质成分,主要是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微粒入侵并沉积在内皮下。


6.gif


吸引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移到内皮下形成巨噬细胞吞噬这部分异常成分。


7.gif


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变大形成“泡沫细胞”。


8.gif


泡沫细胞凋亡坏死,堆积而形成斑块。


斑块长大、脱落

当血管内膜拱起的程度越来越大,就促使内膜管腔变窄,甚至完全堵塞。血流的速度受到挤压阻滞,变得缓慢,甚至消失。

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随着血流堵在脑血管中,造成了脑卒中。

斑块越长越大,堵塞颈动脉血管,影响大脑供血,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怎么正确判断


彩超是颈动脉斑块最常规的检查方法。其在诊断、评估颈部血管病变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定期做颈动脉超声,可以看出关于斑块三个问题:


9.jpg


斑块的大小

对颈动脉斑块大小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测量颈动脉内膜的厚度来进行的。


10.jpg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通常都会小于1.0mm,内中膜厚度大于1.0mm则确定为内中膜增厚,内中膜局部增厚,并且向管腔内隆凸,厚度大于1.5mm则可以认定斑块形成。


斑块的稳定性

均质强回声斑块:一般都考虑稳定性斑块,这种斑块一般都已经钙化变硬,表面有一层比较厚的纤维帽,不容易破裂继发血栓。这种斑块一般通过不断长大的方式造成血管狭窄、堵塞,影响大脑供血。但成长速度不快,诱发卒中的风险就相对较小。

均质低回声斑块、溃疡斑块(纤维帽不完整)、不均质回声斑块:一般都考虑为不稳定性斑块,它的纤维帽薄,就像薄皮大馅儿的饺子,很容易破裂继发血栓,一旦血栓堵塞颈动脉,或脱落后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就会影响大脑供血,诱发脑卒中。


11.jpg


当无法鉴别颈动脉斑块是否为不稳定斑块时,还可进行颈部血管超声造影,目前医学界公认颈部超声造影为鉴别颈部血管斑块稳定性具有高度的准确性,现在我院超声科已经开展此项技术,如有需求,可来我院超声科进行预约检查。


发生斑块的范围

即颈动脉血管中哪些地方存在斑块。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当血管出现了一处的病变,一定要警惕其他部位的血管,是不是也出现了病变。


12.gif


如果出现这三个症状,说明您的斑块可能是危险斑块,最好在两周之内到医院进行相应治疗:


症状一:一过性视野黑朦

症状二:短暂的失语

症状三: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颈动脉斑块 该怎么治疗

定期复查

初次发现颈动脉斑块(除高危因素人群),最初2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观察斑块有没有增大、是否稳定;若2年内保持不变,可改为一年复查一次。

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去除高危因素,对于高血脂的患者,一般需连续服用降脂药,每6个月~1年复查颈动脉彩超,并抽血化验血脂及肝功能。


改变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控制血糖、血压水平,管控卒中危险因素。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治疗被认为是现阶段最有效稳定易损斑块的措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注意监测相关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在有同侧大脑缺血症状的患者,狭窄率大于50%,无症状的患者狭窄率大于70%时,考虑手术。

颈内动脉剥脱术:通过手术把血管内的斑块剥离出来。


UEditor_snapScreen_tmp.jpg


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导丝,在血管狭窄的地方放入球囊或支架,把血管撑开。


14.jpg


温馨提醒

在进行超声颈动脉检查前,请勿佩戴项链等饰品,冬季来院检查时,请避免穿着高领及不易暴露颈部位置的衣服。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