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刀,不住院,走着来走着回,静脉曲张微创日间手术在仙居县人民医院开展啦!
01久站久坐不宜做
芦女士是一名职员,长年的办公室生涯,久坐不动。她的右下肢浅静脉迂曲已经5年了,呈蚯蚓状,久站明显,但休息之后就缓解,一直也没怎么重视。直到2月前,发现右下肢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略感疼痛,病情反复发作,便前来仙居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02重体力劳动太伤腿
老何长年务农,长期行走在田埂,庄稼农活一把好手,2年前他的左下肢浅静脉出现了迂曲扩张,休息后也不能完全消失,1月前,因为皮肤红肿,他前往医院进行保守治疗,然效果不佳,为解决这条腿的困扰,他住进了仙居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他们同一天手术,术后第一天都健步行走,靠的就是
环形激光术式
依靠一根很细的激光光纤,穿刺进入血管,利用激光的热能闭合血管,取代血管抽剥。低能量的激光功率在彻底闭合血管的同时完全避免血管灼伤和隐神经麻木;光纤一改传统的点状直射,让激光能量在血管内作用更加均匀。
且手术全程在超声下精准定位病变血管,完全是可视下进行手术,时时观察,确保效果。
主任医师王远明正在手术中
这样的环形激光,让静脉曲张手术更加微创:疼痛小、出血少、恢复快、术中血管闭合可靠,术后外形美观。
不开刀,做完即走
手术过程仅半小时左右
为了更好的造福本地静脉曲张患者,仙居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已开展环形激光术式。
大隐静脉曲张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负担重
一些朋友发现小腿上扭扭曲曲
有像“蚯蚓”一样的青筋突起
严重的还会出现
小腿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等
这就是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是由于久站久坐,或先天性静脉管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在静脉内蓄积,静脉内压力增大而出现的静脉迂曲扩张。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给身体带来潜在危害。
01 形成原因
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
腿部的静脉中有很多“静脉瓣”,像是很多单向阀门,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防止血液倒流。
但这些静脉瓣会因为一些原因受损,瓣膜关闭不严,造成血液倒流,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液瘀滞,形成静脉曲张。
因此,若是因遗传,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静脉瓣发育有问题,静脉曲张就易找上门;另外,随着年纪的增长,静脉也会随之出现异常扩张,导致静脉曲张。
外因
① 长期站立:人站久了就会使静脉扩张,瓣膜无法合上,血液难以回流,就易形成静脉曲张。
② 久坐:会导致盆腔充血,给下肢带来更大的压力。跷二郎腿、盘腿等坐姿也非常容易压迫到腘窝处的静脉,影响血液回流。经常保持这些坐姿的人,也要小心患上静脉曲张。
③ 慢性咳嗽和便秘:此类症状的人会无形之间增加腹腔的压力,也会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④ 肥胖、妊娠期:这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力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02 根据症状分为七个阶段
0期
这是静脉曲张症状最轻,也易被忽视阶段。一般表现为腿酸胀、无力、腿肿、易抽筋。
1期
血管扩张期,这个阶段的静脉曲张通常表现为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曲张、蜘蛛网状静脉曲张。
2期
这个阶段的静脉曲张表现为皮下浅静脉持续性扩张,下肢出现“蚯蚓状”弯曲的血管,并且通过肉眼即可看见。
这个阶段的静脉曲张患者,可以不进行手术治疗,但一定要改正久站久坐、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以减缓病情发展速度。
3期
这一时期会开始出现并发症,伴随着局部皮肤瘙痒的症状出现。
4期
腿上皮肤开始出现湿疹、色素沉着等症状。
5期
腿伤皮肤出现溃疡,如果保健得当,溃疡可以愈合。
6期
这个阶段的溃疡无法愈合,常常流脓淌水。
03 生活中如何预防
避免久站久坐,注意休息,休息时可抬高下肢;
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穿紧身衣物;
加强小腿肌肉的锻炼,适当进行慢跑、散步等锻炼;
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预防。孕妇、教师、外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和长时间站立的负重者,需穿弹力袜,缓解疲劳,预防静脉曲张。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已出现静脉曲张,应及早就医处理,静脉曲张一旦判断有可能发展,可以考虑早期微创手术,不但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也小;但若病情发展到3期以后,手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