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祛湿解暑是关键

时间:2022-07-07 浏览:
分享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等说法。”


起居养生|夏不坐木,冬不坐石


起居方面,民间有“夏不坐木,冬不坐石”的说法。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精神调养|静坐养心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神受损必涉及其他脏腑。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 可以每天闭眼静坐沉思2次,每次至少20分钟。


饮食推荐

药膳助力,健脾祛湿来护胃

百合麦冬莲子鸭汤


图片2.png


原料:新鲜百合30克,麦冬20克,新鲜莲子30克,鸭半只。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干净后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生津,清心安神。

适合人群:心阴不足者,常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

百合性寒,味甘,归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莲子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清养心神的作用。鸭肉可滋补阴津,以上搭配一同煲汤,适合三伏天炎热潮湿、汗出过多导致心阴不足者食用。

小提示:莲子心性寒,味苦,归心、肾经,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对于心火上炎而口舌生疮、心肾不交而失眠多梦者,可将莲子心保留一同煲汤。对于脾胃虚寒者,建议把莲子心去掉,以减少寒性。


茶饮调理,益气生津来解暑

酸梅汤


图片3.png

 

原料:乌梅25g,山楂25g,陈皮3-4片,甘草3g,玫瑰花5朵,干桂花适量,冰糖50g

制法:1. 将乌梅、山楂、陈皮、玫瑰花及甘草浸泡半小时;2. 将浸泡的原料及水倒进养生壶,大火煮开,转小火煮半小时,加入冰糖搅拌至溶化关火;3. 过滤,趁热散入干桂花,放凉即可饮用。

功效:生津止渴,消暑降火。

山楂有消食健脾、行气散瘀、化浊降脂,尤其可以除肉积;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乌梅可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山楂有消食健脾、行气散瘀、化浊降脂,尤其可以除肉积;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合用益胃生津,为夏日止渴佳品。

适宜人群:胃纳不佳,汗出过多,舌红,少津者。

小提示:孕妇、儿童、平时胃酸过多、消化道溃疡、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