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脑洞大开”,这项技术精准、微创!

时间:2023-03-27 浏览:
分享到:

说到脑出血,很多人谈之色变,第一反应就是半只脚踏入了鬼门关,因为脑出血是一种病情危重、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

 

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神经外科手术理念的不断更新,让一些需要开颅的大手术,进化成了精准快速的微创小手术

 

53岁的成阿姨,突然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意识不清,不能言语,伴呕吐1次,遂被送至仙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CT检查提示左侧基底节出血,立即收住我院神经外科病区。

 

神经外科主任娄伟宏带领团队,对成阿姨的病情进行了充分讨论,考虑患者颅内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不多,但是有占位效应,且肢体偏瘫,伴有失语,常规考虑保守治疗的话,病程长,神经功能恢复慢,对患者的身心和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神经外科陈滔滔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徐炎主任的指导下,手术室及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成功为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复查颅脑CT,脑内血肿较前明显减少,患者恢复良好,神志清楚,言语良好,右侧肢体肌力较前明显好转,目前正在积极康复中。

 

对于脑出血病人的恢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由于立体定向手术中技术、设备复杂,仅有极少数医院能够开展,即使有条件开展的医院也很难保证病人来诊即进行立体定向手术。

 

据悉,这是我院神经外科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指导下进行的首例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

 

立体定向技术是应用定向头架、螺旋CT及计算机手术计划系统精确到达颅内病变区域,可使穿刺精度达到毫米级,适用于颅内血肿、脑脓肿、功能神经外科及颅内肿瘤手术的辅助治疗。针对脑出血病人,局麻下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应用尿激酶血肿腔注射能很快清除血肿,具有缩短病程,降低治疗费用,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适应症

1.大脑半球(幕上)内各部位的血肿,小脑和脑干(幕下)内血肿,都适合行定向手术清除。

2.有脑内血肿的高龄病人和心肺复苏稳定后的危重病人也可行此手术。

3.在脑疝晚期,迅速清除血肿的急救时,可使用此法。

 

仙居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将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指导下,不断精进新技术、新理念,以病人为中心,竭力保证脑出血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治疗,为脑出血患者的生命护航。

 

1.png


2.png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