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多年,脖子像“套了一个圈”

时间:2023-03-28 浏览:
分享到:

3月的一天,心胸外科、胃肠甲乳外科门诊,朱才秀主任诊室的门被推开,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患者,当她拉下衣领的时候,明显地看到脖子上粗了一大圈,两边肿块明显。

 

“肿块这么大,之前怎么没来看看呢?”

 

来自横溪的柯阿姨道出了实情。30年前,她在一次检查中查出两侧甲状腺结节,由于没有明显不适,且家庭拮据,此后一直处于随访。

 

随着两边肿块越来越大,在此期间,柯阿姨一旦感冒就出现憋气,头痛,儿女们劝她去看看,但总是被推脱,直到最近在儿女的陪伴下,她来到了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

 

颈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伴多发结节,TI-RADS 3类,气管已有压迫症状,由于柯阿姨的肿块过大,腔镜手术无法进行。

 

在手术室应毅、丁彬彬,麻醉科罗京勇的配合下,朱才秀主任医师、王海平副主任医师、郑凯迪医师的协作下,为柯阿姨进行了两侧甲状腺次全切除伴甲状腺峡部切除+术中冰冻术。术中可见两侧甲状腺腺叶增大明显,右侧可及多个肿块,大的约5cm*3cm大小,左侧甲状腺亦可及多个肿块,大的约5cm*4cm大小,全呈囊实性。

 

肿块顺利切除,以防术后出现气管塌陷,柯阿姨被送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观察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已经顺利出院。

 

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在飙升

 

甲状腺结节顾名思义,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是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形成的团块。甲状腺结节,是一系列疾病的表现,可多发,也可单发。增生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疾病均可出现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主要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自身免疫性因素、遗传因素、食物中的碘缺乏或高碘饮食、环境污染(包括环境中辐射强度的增加)、体内一些酶的缺乏、压力过大及长期焦虑或抑郁、机体代谢异常都可以导致甲状腺结节。

 

95% 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

只需要定期复诊检查

 

但还有 5% 的结节是恶性的

早发现,非常重要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多通过甲状腺彩超被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较大的甲状腺结节可压迫周围的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引起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

 

TI-RADS分类(见下表)按0~6类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如果分级在4类以上,说明恶性可能性大,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图片1.png

 

良性甲状腺结节一般应每隔6~12个月复查一次,若有恶变倾向的可能,复查间隔时间更短,需听从医生建议。

 

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

 

得了甲状腺结节,重点是排除甲状腺癌。如果确诊甲状腺癌,一般建议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其生长速度慢,不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手术治疗效果很好,只要及时手术,一般不会威胁生命。

 

如果考虑是良性结节,做好随访复查即可,不推荐因未来存在一点点的恶变可能,就提前手术治疗。但是,对于以下情况,即使是良性,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①结节较大,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压迫症状;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且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④结节持续增长、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

 

但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来看,在跟专业的医生了解了多种治疗方式后,再确认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30329145934.png


微信图片_20230329145937.png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