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溺水,脱险全靠“它”

时间:2023-04-18 浏览:
分享到:

春,蕴育着穿云破雾的生生希望。

 

春日的深夜,重症监护室内,监护仪、微泵声、呼吸机......各种声音交织,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照料着每一位患者。

 

指针转到22:30,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重症医学科响起来了。

 

“急会诊!有一名溺水的老年患者呼吸急促,四肢发紫,血氧饱和度只有67%!”

 

接获消息的值班医生朱永吉立即前往急诊室,会诊后为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但氧合仍难以维持,为进一步抢救,将患者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

 

患者高龄,一系列治疗后,氧合指数最高只能达到80%,并且指脉氧还在持续下降,不久便出现血压下降,低至51/22mmHg,并伴心率下降至50次/分,患者危在旦夕!

 

“上ECMO,通知小队成员!”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朱永吉当机立断,启动科内ECMO团队。


训练有素的ECMO亚专科小组团队迅速响应,立刻投入到ECMO准备工作中,并在最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上机。

 

23:00,休息在家的郭文进医师、沈岳松医师赶到医院,为患者进行ECMO穿刺。

 

80%、85%......100%,看着心电监护仪上氧饱和度不断升高,患者呼吸逐渐平稳,皮肤也逐渐恢复血色,治疗团队激动不已,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

 

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不懈努力下,患者呼吸平稳通畅,脏器功能恢复正常,肺部功能逐步好转,停止ECMO治疗。

 

重症医学科张晓明主任为患者撤除ECMO机器,撤机后患者开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各项功能逐渐恢复,拔除口插管,脱离呼吸机治疗,顺利转出重症医学科。

 

张大爷感激的说:“非常感谢你们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此次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我院重症医学科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综合实力,也标志着我院重症医学科ECMO的技术和管理再上新台阶。


守护生命——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却也是“离曙光最近的地方”,这里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屏障,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

 

重症医学科属于综合科室,患者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需要过硬的医疗理论知识储备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敏捷的反应能力。

 

 仙医重症医学科团队 

 

医师: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名

 

博士1名,硕士1名,在读硕士2名

 

浙江省人民医院名医工作室、台州市名医工作室各一个

 

随着“山海”合作以来,充分依托浙江省人民医院精湛的技术优势、强大的专家团队,我院重症医学科不断探索创新,提升诊疗技术,丰富治疗手段,加强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为健康仙居建设贡献力量,为仙居百姓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640.png

管路预充中


640 (1).png

ECMO导管置管中


微信图片_20230419090615.png


微信图片_20230419090619.png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