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有讲究!这份中医养生攻略,人人适用!

时间:2023-06-21 浏览:
分享到:

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民谚有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它是一年中阳气非常隆盛的时节,在此时节里,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故端午节是古时候一个全民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吃粽子、佩香囊、悬艾蒲、洗药浴、点雄黄等这些常见的端午习俗里都有中医药文化的元素。推荐几款端午中医养生攻略:


1. 佩香囊。“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端午时节正逢夏至,暑、湿、风等邪气易侵袭人体,让人出现疲倦、乏力、发热、腹泻等状况。香囊内填充了一些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可随身佩戴或放置屋内、车上等。不同配比的香囊有着不一样的功效,仙居县人民医院中医馆推出祛湿、驱蚊、防感、安神等几款不同作用的香囊,除了自用外,还很适合作为端午时的送礼之选,有需要者欢迎来选购。夏日炎炎,闷热难耐,安排上一枚芬芳怡人的香囊,让你清香自在,安然一夏。


image.png

2. 悬艾蒲。“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和菖蒲叶在端午时节药性最好,它们含有挥发性的药性成分,能散发浓烈的香气,可以杀菌、避虫。古时候,端午节家家户户会在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来避邪保平安。


image.png


3. 薰苍术。古时候,端午时节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仙居县人民医院中医馆推出中药香薰,有需要者欢迎前来选购。


image.png


4. 洗药浴。端午节,又叫“浴兰节”。端午节的药浴一般采用泡澡或足浴的方式,选用芳香化湿的中药材熬成汤液,将汤液倒入浴水后再行药浴,药物有效成分经皮肤充分吸收,输送全身经络,可预防和治疗皮肤病、去邪毒。如艾叶,辛香苦燥,局部煎汤外洗有祛湿止痒之功,可用治湿疹、痱子、疥癣等皮肤病。具体药浴用药,应由医生具体辨证后开具,有需要者可前来仙居县人民医院中医馆咨询购买。炎炎夏日,暑气逼人,不妨采用药浴法,洗去一身燥。


5. 端午灸。端午节前后,气温高、湿度大,适合细菌的繁殖,容易造成如感冒等的流行。古人会将艾叶加工成“艾绒”,再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蕴,借灸火的温热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加强身体免疫力。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湿热的天气会给人体带来诸多不适,不妨借助艾灸来除湿保健。有需要者可前来仙居县人民医院中医馆治疗。


6. 吃粽子。“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是粽子的前身,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它是一种温和的滋补佳品。《本草纲目》里说:“糯米,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包裹粽子的叶子多是芦苇叶、竹叶、荷叶等,这些粽叶都属于凉性,具有清暑湿、败暑火的作用。粽子虽美味营养,但食用粽子时要有所节制,老人、小孩、消化疾病患者跟要酌情减少食用量。


祝大家端午安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