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愈合的四个阶段
许多骨折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即是“骨折之后要多久才会好?”俗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愈合的过程就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是一面清除坏死组织,一面新生修复的过程(由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共同完成),整个过程是持续的和渐进的。骨折愈合的过程也是暂时性紧急连接到永久性坚固连接的过程。
一般将骨折愈合分为 3 个阶段,即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
一、血肿机化期
骨折后,由于骨本身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断端间、髓腔内,被掀起的骨膜下以及邻近的软组织间隙均有出血,另外,由于创伤后引起的炎症反应(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水肿),故在骨折后3~4小时便形成了血肿。血肿于伤后6~8小时即开始凝结成含有网状纤维的血凝块。与局部坏死组织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骨折断端因血循环中断,逐渐发生坏死,约有数毫米长。
随着纤维蛋白的渗出,毛细血管的增生,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的侵入,血肿逐渐机化,形成肉芽组织,并进而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在一起,称为纤维连接,约在骨折后 2 ~3 周内完成。同时,骨折端附近骨外膜的成骨细胞伤后不久即活跃增生,一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并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骨内膜在稍晚是亦发生同样改变。
二、原始骨痂形成期
充填于断端间和骨膜下,由血肿机化而形成的纤维组织大部转变成了软骨,软骨细胞经过增生,以软骨内骨化的形式而成骨。包绕于骨折外周的来自骨外膜的纤维组织通过膜内骨化及部分软骨内骨化的新生骨痂称为外骨痂,来自髓腔骨内膜的纤维组织以同样的形式而形成的骨痂称为内骨痂。
两部分骨痂会合后,这些原始骨痂不断钙化而逐渐加强,当其达到足以抵抗肌收缩及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在成人一般约需 12 ~ 24 周。
此时 X 线片上可见骨折处四周有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对骨外膜的损伤均对骨折愈合不利。
三、骨痂改造塑性期
骨折改造塑形期是骨折愈合的最后阶段,该时期是骨形态、结构恢复的关键时期,主要通过成骨和破骨过程来进行塑形,使其恢复原态以及原有功能。
这一过程一般约需 1~2 年。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得到加强,应力轴线以外的骨痂逐渐被清除,并且骨髓腔重新沟通,恢复骨的正常结构 ,最终骨折的痕迹从组织学和放射学上完全消失。
骨折后应多做休息,听取医生的建议,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