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防暑降温莫贪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小暑在每年的阳历七月七日左右,这时候天气非常热,但不是最热,故称为“小暑”。
小暑后渐入三伏天,由于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因此,在消暑过程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冷饮】 适当的吃雪糕、喝点冰啤,冰绿豆汤是消暑的一种方式,但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出现咽喉疼痛的感觉,甚或耗伤阳气而生病。
【凉茶】 少饮凉茶。一般凉茶性质寒凉,体内有热时可以清热,无热时则易伤阳气。
【空调】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特别在大汗后空调温度太低,人体卫气不固,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一般空调温度在 26℃ 即可。
【西瓜】 吃西瓜等水果是常见的消暑方法。西瓜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但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湿气重,损伤脾阳,不可多吃,可以在常温下放一段时间再吃。
【肥腻】 《黄帝内经》认为,积证就是津液、瘀血的凝滞,而肥厚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无疑会加重这些病理产物的凝聚。因此,少食油腻、甜味等肥甘厚腻之品。
小暑时节正是进入三伏天的开始,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进行艾灸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
艾灸神门穴,安神助眠、清新祛烦。
艾灸神门穴可以帮助睡眠、调节自律神经、补心益气、镇静心神、通经活络。每次艾灸到皮肤出现红晕状即可,每周可艾灸3-5次。
艾灸足三里,调理脾胃
小暑时节,人的身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很多人吃不下饭,其实大部分是因为小暑时节暑湿困脾导致。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作为人体保健穴,小暑必须灸!每次艾灸到皮肤出现红晕状即可,每周可艾灸3-5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