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的“崴脚”,可能是韧带撕裂!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崴脚
很多人都曾经走路或运动时崴过脚
崴脚十分常见
很多人都认为是个“小问题”
休息两天就没事了
但是
这种观念有时候会耽误大事
前段时间,我院骨科门诊就接诊了一位因为崴脚而导致韧带撕裂的患者。
“崴脚”后变得难以行走
半个月前,小应出门骑自行车锻炼身体时,不慎摔倒,脚踝和脚掌前方有点疼,当时并没有明显肿胀。
由于速度不快,虽然摔倒但是想着应该就是崴了一下,“休息休息就没事了。”小应没太当回事,给左脚脚踝、脚面喷了点云南白药喷雾,照常上班,爬楼梯。
慢慢地,小应感觉脚腕那边不对劲,减慢行走速度,跛着脚走,结果发现越来越疼,甚至无法继续爬楼梯、下蹲如厕,左脚也开始肿胀,按压脚踝疼痛感加剧,疼痛部位也比较多,这才去医院检查。经过拍片检查发现:左距腓前韧带损伤,左踝关节腔积液。
骨科医生说像这样的患者有不少,甚至有些还骨折了,也不知道,拖严重了,留下了肢体畸形的遗憾。而这就是从以为的一次“普通的崴脚”开始的。
“崴脚”在临床上称为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15%,而其中85%为外侧韧带损伤。
踝关节扭伤后会出现肿胀、疼痛、不敢活动,严重的出现皮下淤血、不能站立和走动。
“崴脚”后怎么办?
如果是初次扭伤,肿痛不是很严重,在到医院就诊前可以按照RICE原则自行处理:
R:休息:扭伤后就不要继续走路了,让受伤部位得以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
I:冰敷:一般急性期24-48小时内进行冷敷。之后再进行热敷或理疗,以促使局部组织渗液尽快吸收。
C:加压包扎:比较严重的踝关节扭伤一般都要采取外固定的方法,可用绷带固定,更严重时要请专业医生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因为不固定的话将来会遗留慢性的疼痛和关节不稳定等问题。
E:抬高患肢:睡觉时在受伤的脚下垫一个枕头,抬高患肢帮助消肿。
如果肿痛特别严重,出现皮下淤血,不能站立活动,上述处理一周后肿痛没有消退,有可能外侧韧带发生撕裂,或是外踝有撕脱骨折,建议您及早到医院就诊。需要仔细全面的检查,以排除上述情况。
崴脚的认识误区
能活动,就绝不会骨折
有不少人认为踝关节扭伤后,只要还能走就没事。其实当发生踝关节扭伤时,即使没骨折,也会有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甚至出现韧带断裂。事实上,有时即使骨折,你也可以行走。
脚扭伤,立即进行热敷
当发生脚踝扭伤时,不要立即进行热敷。热敷会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导致局部软组织肿胀加重,使神经受压,产生更大痛感,有的还会出现局部水泡。
只要不是很疼,可勉强行走
很多患者比较坚强,在踝关节受到损伤后,会勉强坚持行走锻炼或带病工作,认为这样做可以帮助消肿止痛,促进患病肢体功能的恢复,这种错误做法常常导致关节扭伤加重,最终造成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扭伤后,马上用药酒揉搓
有人扭伤后,会马上用药酒揉搓患处,认为揉搓可以活血祛瘀,理筋通络,加快扭伤的恢复。实际上,过分用力揉搓患处,会使肌肉间的组织液渗出增多,使扭伤的关节更加肿胀疼痛,会加重扭伤的症状。
如果您经常有崴脚的情况,或有过踝关节扭伤史,现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出现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也建议及时找医生就诊,因为这种情况往往可能有踝关节的慢性不稳定。这需要足踝专科医生进行专科评估,以判断需要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我院骨科采用微创技术——踝关节镜下韧带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
此技术不需要做常规的皮肤切口,只是通过两个孔洞,利用内窥镜技术在镜下处理、修补损伤的组织。术后皮肤没有明显的手术疤痕,术后2-3周即可恢复行走。
总之,尽管“崴脚”可能很严重,但是只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并不影响正常生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