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乱”如麻,怕辐射,绿色消融来了

时间:2023-12-22 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胡静静 浏览:
分享到:

正常人24小时

室性早搏应小于100次

刘先生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

竟然存在一万多个室性早搏。

“感觉自己的心脏要跳出来了!”

 

41岁的刘先生

运动后总会出现胸闷、气短

日常也常常出现心悸不适

被困扰了多年

 

到仙居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门诊赵旭波医师开具了相关检查,刘先生的心电图检查显示为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更是让人吃惊!

 

心悸、心慌、胸闷、心脏异常跳动,这些都是早搏的症状。心脏作为人体主要的器官,一旦出现异常一定要重视。

 

根据刘先生的具体情况,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心血管内科团队提出新的治疗方案——“绿色”消融,即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同时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预案。

 

这是仙居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的第一台绿色三维电生理手术。

相比于传统的X射线下的房颤射频消融,这种零射线心脏射频消融术使用计算机三维工具“导航”,既能避免X射线带来的辐射又能看清楚导管在体内的轨迹,所以又称为绿色电生理技术。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顺利为患者实施手术。他们无需穿戴铅衣,“轻装”上阵,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引下行导管消融。

 

IMG_260 

术中,穿刺患者股静脉血管,通过血管送入消融导管,成功消融了室早,术后患者早搏症状消失,病人不再感到心慌、胸闷、心悸。术后第二天,患者顺利出院。

 

这项技术标志着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治疗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心脏介入手术进入“绿色”时代。

 

IMG_261 


心脏正常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沿着传导系统下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依次抵达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如果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就会出现心律失常。

 

简而言之,心律失常就是心脏跳动失去了正常的频率和节律,长期发作可导致心衰和心肌病。

 

不同于传统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无需X射线透视,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将心腔内超声导管置于心脏中,并结合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精准落位病灶点后,阻断“不合规”的心脏跳动,实现精准化的“零射线”治疗。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朱赟介绍:针对幼儿、孕妇、高龄体弱以及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患者,零射线心脏射频消融术意义更为突出,让他们多了一个选择,进一步拓展受益群体,让过去“受困”的患者无负担接受治疗。


以此为契机,仙居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准确把握并切实践行“无线、精准、安全”的绿色电生理先进治疗理念, 将在新的医学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解除仙居县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病痛而奋斗!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