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小心低温烫伤

时间:2024-01-03 来源:门诊部 张洁琼 浏览:
分享到:

寒冷冬季,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都是家中必备的取暖物品。

各种取暖产品带给了我们温暖舒适,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让人很受伤。

bc952ae95d954dee8521915015007876.jpg 

一、周女士为养生,在家中用姜片和艾条做艾灸,为达到更好效果,延长了艾灸时间,小腿外侧被烫出一个水泡。自行在家处理,近两个月时间过去了,伤口仍没有完全愈合。

 

cd89b0b41a844456bee45db1ce68a5a7.jpg 

二、王先生,糖尿病患者,和朋友一起烤火。无意间摸到小腿前面一个鼓包,一看已经被烫了一个水泡。

三、沈女士,因小腿不明原因的水泡到医院就诊。追问病史,夜里使用热水袋导致。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这类烫伤创面面积看上去较小,早期大多只是红肿、水泡、发白、,但实际可能损伤深至皮下组织、肌肉等。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接触热源的时间,时间越长,皮肤受损程度越重。

如何处理

若不慎被烫伤,应遵循以下五字口诀”冲、脱、泡、盖、送”。

1、冲:马上进行“冷处理”!尽快用洁净冷水(15-20°C)轻轻冲洗或浸泡创面10-30分钟。

2、脱:小心除去衣物,但如果烧烫伤严重,皮肤粘连衣物,可用剪刀小心地把衣服剪开、剥离,保留粘连皮肤部分,注意不要挑破水泡。

3、泡:如果疼痛明显,可浸泡在冷水中15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水温,避免着凉。

4、盖:用清洁的纱布、毛巾、棉布等轻轻覆盖创面,注意不要压破水泡.

5、医:除非轻微红肿可以自行处理,一般受伤后应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正确使用取暖产品,是预防低温烫伤的重中之重!

使用取暖产品时,不要让身体同一个部位接触热源时间过长。尤其糖尿病病人、瘫痪病人、老年人、婴幼儿以及远端肢体血运障碍者都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取暖产品。

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而应隔着衣服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烫伤。

电热毯:睡前半小时打开电热毯,睡觉时关闭电源,避免彻夜使用。

热水袋:不要灌水太满,装2/3左右热水即可,水温60-70℃左右,外面包裹保护套。老人和孩子使用时,入睡后把热水袋拿走。

暖手宝:禁止在通电时使用;不能与锋利或尖状物体碰触,切勿用手摔打或重压,到达使用年限及时更换,以免漏液造成烫伤。

电暖器:使用时距离机器1米以上,以防烫伤,人体取暖效果更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