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降20斤,15岁“小胖墩儿”成功瘦身

时间:2024-06-12 来源:内分泌科 徐志勇 浏览:
分享到:

15岁的“小胖墩儿”

在我院肥胖门诊专家的指导下

成功瘦身

健康指标也趋向正常

整个人鲜活起来了

 

15岁的少年,身体不如老年人

 

小明(化名)15岁了,爸妈平时上班忙,没有时间关注小明的生活习惯。

 

虽然小明的三餐规律,但日常作息不太规律,晚上经常熬夜,爱吃夜宵,平时不爱锻炼,爱吃红烧肉,不爱吃蔬菜,口味偏咸,不爱喝水,爱喝碳酸饮料,把可乐当水喝。

 

l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体重从55kg飙升至70kg,整个人看上去像一个小肉墩。

l   精神萎靡、乏力、易困,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l   甚至出现脂肪肝,空腹血糖升高,还出现严重的呼吸暂停综合征

 

15岁的少年,身体还不如80岁的老年人。这样下去就连身体健康也不能保障。

 

减肥迫在眉睫!

 

小明爸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来到仙居县人民医院肥胖门诊寻找帮助。肥胖门诊徐志勇主任经过科学评估,发现小明饮食结构存在很大问题。

 

“那减肥需要节食吗?”家长有点担忧。

 

“他不仅可以3餐照吃,还可以兼顾营养均衡。”医师的回答让他们放下了心。

 

个性化减重,每天指导饮食

 

小明正式开始接受减重治疗。

 

徐志勇主任为小明量身订制了治疗方法: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行为干预等。在安全且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系统的医学体重管理,并全程线上跟踪指导,线下定期复查。

 

3个月后,小明总体重下降20斤,血糖、血脂等异常指标趋向正常,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乐观。

 

肥胖门诊

就诊当日可免费测量人体成分

医生进行专业报告解读

分析肥胖原因

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

整个过程中

更是会有专业营养师进行跟踪指导

 

目前已有数百位胖友在我院肥胖门诊科学减重,反馈良好,舒适度高不易反弹。

 

门诊地址:门诊三楼专家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内分泌科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肥胖专家门诊)

 

每8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小胖墩”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而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则为10.4%。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近30年来,我国的胖孩子越来越多,如果不加控制,到2030年,我国超重肥胖的青少年数量将增至4948万人。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壮点好,长大、长高自然会瘦下来,但事实是残酷的,一项长期追踪的研究发现,88%的胖孩子成年后可能会继续肥胖。

 

IMG_264 

 

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专家分析,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初步认定与不吃早饭、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研究显示,肥胖具有遗传和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那么孩子出现肥胖症状的概率高达七到八成。如果父母中一方肥胖,那么孩子有四到五成的概率会长成胖子。

此外,如果母亲在怀孕时吃得过多,孩子出生后很有可能肥胖。既往研究显示,肥胖或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妇生育大于胎龄儿的概率较普通人群高60%。

 

警惕!儿童肥胖四大危害

 

1易患“老年病”

儿童肥胖不仅会对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增加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2易诱发“性早熟”

有研究发现,初潮早的女孩在40岁之前进入绝经期比例更高,患卵巢癌、乳腺癌的风险也更大。

 

3易导致成年身高偏矮

性早熟的儿童,停止发育的时间比同龄人早,容易导致其身高生长时间及空间有限,最终导致成年身高不理想。

 

4易引起认知及心理行为问题

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肥胖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中已很常见,并且对儿童的认知及智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肥胖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具体表现在肥胖儿童穿衣不自信、有自卑感、不喜欢人际交往及户外运动少。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