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罢工”,急诊PCI 联合ECMO逆转生死
60岁的蒋先生
突然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
心电图提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急剧下降
急性心肌梗死,随时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甚至猝死。
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就此展开。
紧急救治,PCI抢先“开道”
胸痛中心立即启动救治流程,患者第一时间被送入手术室,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协作下,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朱赟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为其进行了急诊PCI术,血管开通,初战告捷。
手术的成功实施无疑为蒋先生争取了一丝生的希望,但患者左前降支起始段、中段均90%狭窄,且梗死时间长,术后血压仍难以维持,陷入了心源性休克状态。
时间就是生命!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迅速展开联合会诊,经过紧急商讨,一致决定启用 ECMO 技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支持,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ECMO:被誉为“救命神器”
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设备,学名为体外膜肺氧合,是国家级限制技术,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顶级急救技术,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肺功能衰竭、严重肺部感染、重大心脏手术支持等,是代表一家医院危重症急救水平的“硬”指标。
守护生命 ECMO接力护航
ECMO 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设备准备和调试工作。重症医学科沈岳松副主任医师及方帅副主任医师在超声引导下精准植入ECMO导管,成功连接ECMO机器,随着机器的启动、运转,赢得救治生机!
上机后,患者逐渐微弱的心跳和呼吸得到了有力支持,血氧饱和度开始回升,血压也趋于稳定。这台神奇的机器如同生命的“摆渡人”,暂时承担起了心脏和肺脏的工作,为患者脆弱的身体注入了生机。
医护时刻关注 转危为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患者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如感染风险、出血并发症以及器官功能恢复等问题。医护团队时刻坚守在患者身边,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标,精心调整治疗方案。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患者的生死存亡,每一次决策都承载着巨大的责任。
经过数天的不懈努力,蒋先生的病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心脏功能逐渐恢复,能够自主维持血液循环,肺部功能也有所改善。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他顺利撤离了 ECMO 设备,并成功撤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
回顾这次成功的救治过程,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感慨万千。
无缝衔接、高效联动、精准诊疗,从生命危急到目前恢复良好,介入手术+ECMO的双重保障,整个抢救过程非常惊心动魄!这也体现了胸痛中心团队默契紧密的协作能力和一流的应急抢救能力。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朱赟表示大家一定要警惕无诱因下突发的胸闷胸痛及肩疼痛,急性心肌梗死也有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或颈部、下颌疼痛,特别是有烟酒习惯的心血管高风险人群,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
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护佑百姓健康,为建设健康仙居贡献仙居县人民医院的力量。
tips重要小贴士
心梗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若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拨打120:
✅ 胸痛持续>15分钟: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
✅ 非典型表现:女性或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呼吸困难、恶心、出冷汗、极度乏力;
✅ 隐匿性信号: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损伤可能痛感迟钝,但会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
现代ECMO、IABP等生命支持技术能为重症心梗患者赢得生机,但早识别、早呼救、早开通血管才是逆转结局的关键。
牢记两个“120”
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
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