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如何让病人说“优”

时间:2012-09-21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随着我院“优护”病区的全面推开,作为示范病区如何能起到示范作用,并区别于其他病区,这是摆在四病区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作为医院首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年初,四病区全科人员共同出谋划策,制定了具体的计划,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已初显成效。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
  “增加床旁护理时间”,这是四病区上半年度的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目的是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病人,了解病情,以便更好得了解病人的需求。科室规定了床旁护理的具体内容,护士长改变了以往的检查方法,对年轻的责任护士考核不再局限在护理常规,而是对今天所分管病人的知晓情况,以及分管病房的红灯次数。因为在病房的时间多了,与病人的感情加深了,一些本会不愉快的事情避免了,病人漏服药、漏留标本的低级错误基本上杜绝了,医生及病人家属夸护士工作比以前做得更到位、更细化。护士从中也体会到了另一种价值,从不愿到床前转变到主动到床前,这不仅是观念的转变,更是用心的转变。正如一位责任组长说:“现在下班前、上班后不到病房转一下,总觉得今天的工作没结束或没开始。
从细节入手,把护理工作做得更规范
   为了使基础护理工作形成规范化,科室出台了“基础护理周安排”,这样每天每组都有一项基础护理重点,到周五全面检查,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全面性。得知今年出台了《中国血压测量指南》,科室马上组织全科人员学习,然后按照指南要求改测BID的血压时间各为早、晚的6:00----9:00。并将早上的餐后降压药改由责任护士发放,这样一来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工作量,二来保证了测量血压后再服药的指南要求。
   为了更好更全面客观地做好三名护工的考核,也为了几位责任组长全面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规范落实晚间护理,减少夜间陪护率,我们开始设计了“护嘱单”,由责任组长在“护嘱单”上开护嘱,夜班护工执行,第二天责任组长和护士长评估护工的护嘱执行情况。
   近年病人数量不断增多,走廓加床都在15张左右,每个病人一位陪人,60个病人加上60个陪人。整个病房简直就是菜场,病人没有安静的环境休息,工作人员没有舒适的环境工作,全科人员都意识到要马上整改这一问题,首先从入院宣教做起,再从三名护工中抽调一名专门负责早上8:00到10:00医生查房时间的陪人控制,最后到经管医生和经管护士的随时劝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病房的就医环境。
启动新的管理工具,让管理更科学
   医院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了新的管理工具---  品管圈管理,示范病区带头尝试,它与其他的管理工具究竟有何区别?经过头脑风暴,反复投票,权重统计,最后确定将新的管理工具首先在“提高出院带药的准确性”上加以运用,这与主观想象的“减少红灯次数、降低陪人率、提高检查的及时性”几个项目可能更具客观性。尝试了品管圈,我们知道这一管理工具在选题时更客观,在以后的计划中也更具体,更有注重人文的圈徽。
   护理工作繁琐细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作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要真正全面做好优质服务,发挥其示范作用,真的是任重道远,四病区每个人都在思考,都在向着“让病人满意住院,让医护人员开心工作”的更高目标而不懈努力着。
                                                                                 王雪仙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