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又成功完成一例肝脏血管瘤切除术

时间:2012-09-29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李主任,我出院了,这次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让我手术那么顺利,恢复得这么好,谢谢、谢谢!”9月24日,外二科12床患者拉着普外科李伟军主任的手不停地表达着感激之情。
    该患者姓王,女性,50岁,因上腹部不适半年余,曾于今年5月份在上级医院查肝脏MRI提示:肝右叶占位,考虑血管瘤。当时因为考虑肝脏手术风险大,在外地住院家庭照护又不方便,一直没有作进一步治疗。近期由于上腹部不适感明显加重,经病友介绍,慕名找到我院普外科李伟军主任求诊。李主任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及周密的手术安排,与9月12号给患者进行右肝后叶切除术,
    手术开始后,经探查和游离,在右肝后叶上段见约4.5*6CM大小肿块。该肿块位于肝脏后页,位置较深,表面看上去并不能发现肿块的存在,这就大大地增强了手术难度,需要术者有全面的肝脏解剖知识和娴熟的肝脏手术水平。李主任凭借多年的肝脏外科手术经验,在手术室、麻醉的严密配合下,完整地切除了血管瘤。手术非常顺利,术中出血也不多。
    据李主任介绍,肝脏血管瘤切除术在二级医院开展并不是很多,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该患者的肿块位置特殊,突出于肝脏表面,如果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导致破裂出血,加上病人强烈要求手术切除,故决定实施手术。术中并未阻断肝门,即对血管瘤周围进行局部阻断,可以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出血,但对病人的危害较大,容易导致热出血,因此,尽管手术难度增加了,还是没有给病人进行肝门阻断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和麻醉医生还为病人进行了自体血回输。包括手术开始前的血液稀释预存部分自体血,和手术中自体失血回输。自体输血携氧能力高,与库存异体血相比,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对病人来说,更安全更经济,避免了输异体血的血液感染机会。(潘艳 王彩云)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