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歌:撑起肾病患者的“保护伞”
李某,是一个年仅30多岁的女人,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本该是在一个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享受着生命给予的快乐时光。然而,两年前因为患上“尿毒症”,曾经面容姣好的她因病痛瘦的皮包骨头,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更令人怆然的是,需要长期维持的血液透析,不仅让其身心遭受着折磨,高昂的医疗费用更让一个家庭不堪重负……
这,便是一个慢性肾病导致“尿毒症”后患者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合适的肾源做肾脏移植,他们便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来替代原来健康的肾脏,排除身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份。随着慢性肾病发病率的快速上升,现在在我们的城市里,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到这样一群特殊群体,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几乎每一天都因面临“尿毒症”的威胁与压力,在痛苦和绝望中度过。
“社会在发展,发展换来的代价是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发病率上升,因这些疾病造成尿毒症的病人也在快速增多。肾病患者与病魔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要解决他们巨大医疗费用问题,当地还需要有一个技术全面的肾脏内科来帮助和有效治疗各种原因患上肾病、尿毒症的病人。我自己既是仙居县第五、六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又是台州市后备学科带头人、仙居县重点学科带头人、台州市透析质控中心的副主任,更有义务来带动我们医院的肾脏内科早日达到三级医院肾病专科的治疗水平,为我们仙居的广大肾病患者服务,撑起他们健康和生命的保护伞。”听着县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暨利军的讲述,记者对肾病患者的病痛和沉重家庭、社会负担有了全新的理解;更理解了暨利军肾脏内科名医工作室作为我县五家重点医疗工作室之一进行重点建设的意义和责任。
填补空白 肾脏内科从无到有
由于仙居地处偏远山区,经济也不发达,尽管县人民医院在台州有许多学科很有知名度,但在2000年前还没有肾脏内科,也没有专科的肾病医生。许多患有肾脏疾病的病人只得跑到台州、杭州和上海等许多三级医院就医。患了尿毒症需要透析,也只得到外地有条件医院就医,对经济压力本就大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2000年1月份,暨利军主任从三门调回到仙居县人民医院工作,看到当地许多肾病患者就医无门的现状,就主动要求医院领导外派进修专科人才,开设肾脏内科。肾脏内科由暨利军主任主持当年就开展了各种慢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当年6月份在专科护士进修回来后就开设了血液净化中心。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各种肾病、尿毒症患者常规性的血液透析和专科治疗再也不用远赴外地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同等水平的专科治疗。
在仙居当地就能做血液透析,这其中的意义有多大?一个患“尿毒症”10多年的病人老王颇有体会:“以前仙居没有专门的肾脏内科和血透中心,我都是仙居、临海两头跑,每星期来去起码三趟。一个正常人都觉得累,更何况我这个病人。”老王告诉记者,那时候跑到临海透析,还要家人陪着去,自己遭罪不说家人也累倒。而从肾脏内科专科成立后,老王在仙居就能进行血液透析,这一晃已经10多个年头了。“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血透,对我们肾病患者来说十分重要。”老王说自己不会表达,但是仙居能够成立专门的肾脏内科,对广大肾病患者来说无疑是福音。
经过多年的努力,县人民医院的肾脏内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科特色。目前,该专科已经有相关专科医生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名、中级职称成员2人、硕士研究生2人;还拥有9位血透专科护士、2位腹透专科护士。科内附属的血液净化中心已经拥有国际先进的透析机15台,二级反渗水处理设备也为高品质的血液透析效果提供了有力保证。科内目前除了开展难治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外,该学科还开展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急诊血液透析、急性重症中毒、肝衰竭重度黄疸的血液灌流、顽固性腹水的腹水浓缩回输,使许多重危病人获得了新生。2002年开展的肾脏穿剌活检技术,更使肾病治疗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达到了三级医院的诊疗水平。
在肾脏内科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于2005年就成为了仙居县县级重点学科,2012年再次被台州市“十二五”科教兴医工程评审委员会评为台州市重点培育学科。该学科开展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均获得省卫生厅技术准入(腹透技术省准入为台州唯一一家二级医院)。肾脏内科已经成为了县人民医院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
肾脏内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背后凝聚着全体工作室团队的汗水和付出。而作为主任医师和重点学科带头人,暨利军主任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带领肾脏内科医护人员不断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不断开展和提升肾脏活检技术、腹膜透析技术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技术等新技术应用水平,严格对照卫生部的透析相关《SOP标准》开展各种肾脏替代治疗工作,在历次省市各级的质量检查与评估中均取得了好成绩,得到了省、市专家好评。
巧借载体 工作室学科同步发展
十年磨一剑。在暨利军的带领下,肾脏内科不断发展壮大,学科建设也日益成熟,也为名医工作室的创健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5月份,肾脏内科名医工作室正式成立,以暨利军主任医师为领衔人,组建了由领衔人、县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和血液净化中心骨干成员、仙居县中医院学科相关人员共9人组成的工作室学科团队。而这对暨利军主任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名医工作室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作为领衔人,我会利用好这个载体,让工作室的成员有一个更好的交流和成长平台。”
对于肾内科名医工作室建设的方向,暨利军主任目标非常明确:“一方面要多出成果,要通过名医工作室的建设,培养优秀工作室团队成员,推动更多科研课题的开展,改变原专科医生只重视临床工作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就是要多出经验,通过名医工作室的建设,探索出医院乃到全县各相关临床学科的建设经验,来进一步带动全县各临床学科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自工作室成立后,成员们通过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的上联合作,科研与专科水平已经得到一个很大提升;与横溪、下阁、福应、南峰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协作,送医下乡,通过业务讲课和查房指导,也使当地社区医生对慢性肾病的专科治疗知识有了更新的认识。今年5月份还主持举办了一期“台州市级慢性肾功能不全一体化治疗医学继续教育班”,有近100位学员参加了培训考核,获得了相应学分。
“我们的工作室已经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学科主攻方向与每年工作目标。”工作室除了每年有县级课题立项外,今年还突破性地获得一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暨利军主任表示,要利用工作室的学科建设经费让年轻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出去学术交流、进修学习,通过加强团队内成员之间、兄弟医院之间、及和其他上级医院之间的横向交流,为年轻医生提供更大的学术发展空间,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我希望借助名医工作室平台,建立起更完善的学科梯队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暨利军主任正带领着他的工作室团队,以各种难治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为主攻方向,以争取早日成为浙江省卫生系统县级龙头学科为工作目标,以使仙居广大肾病患者在仙居当地就能享受三级医院同质医疗为最终目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相信通过暨利军肾脏内科名医工作室的建设,会让更多肾病患者迎来新的生命曙光! 徐巧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