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
人勤春来早,春意暖人心,一场瑞雪迎来了蛇年的春节。当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在喜庆的鞭炮声中欢度节日时,在我院,总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必须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岗位上,坚守在病患身边,他们的春节,年复一年,都在用同一种方式度过。
心内科:大年三十抢救病人,年夜饭都凉了
大年三十下午,正当大家换下工作服准备下班时,急诊科来电话了:“刚刚来了一位急性左心衰病人,请你们准备床位。”大伙赶紧重新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病人送到后突发呼吸停止,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检查血气分析、电解质,开通多条静脉通路……临时的抢救任务让科室人员没有一个能按时下班。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每个人的手机铃声不断,那是家人催着团聚的铃声。但是病人的自主呼吸还没有恢复,气管插管内粉红色泡沫痰要随时吸出,血压不稳定,心律不稳定。吸痰、利尿、扩容、强心,呼吸机机械通气……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病人的情况总算稳定下来,自主呼吸恢复,心律与血压在药物维持下也算稳定。安排好晚上的加班人员,大伙才得以回家与家人共进年夜饭。此时外面天色已晚,鞭炮声已经响起,想必家里的年夜饭也已经凉了。
脑外科:急诊通宵手术,每天外伤病人不断
每到过年,患者巴不得早点出院回家,脑外科也一样,能出院的基本都出院了,到大年三十,病区里还剩下32个病人。科主任娄伟宏说,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都收住4、5个外伤病人。初二那天,凌晨1点左右来一车祸脑疝病人,病情非常严重,需要急诊手术,值班医师吴志刚、陈滔滔一直忙到凌晨5点,他本人也从家里赶来会诊。整个假期,病区里住着很多重病人,仅仅监护仪就用了12台,9张抢救床全部满员,有的病人手术后只能住走廊。
妇产科:“小龙宝宝“争相出世,一天出生13个
蛇在民间被称为“小龙”, 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五,也是西方的情人节,这天的日子似乎特别吉庆,妇产科收住了20个产妇,13个“小龙宝宝”顺利诞生。那天科主任林秀珍亲自坐镇值班,值班护士李伟娟和王佳佳一起忙着收病人,安排床位,接生……忙了整整一个通宵。看着一个个新生命平安降临,医护人员再忙也感到欣慰。
儿科:阴冷天气,整个春节患儿扎堆
这个春节,儿科病房一直没有空闲过。护士长张丽英说,由于天气阴冷,孩子患病几率增加,整个假期他们科室每天进出院都在二十个左右,大多是患肺炎的小婴儿。年三十还收住了7人,出院16人,大年初一也是住进了7个,出院了十几个,临时加了2个班,才让大家勉强能吃上年夜饭。新生儿监护中心里,10张监护床每天爆满,每天都是在加班、拖班中度过这个春节。
急诊科:这个年三十过得很揪心
这个大年三十,对急诊科来说,是个忙碌而揪心的大年夜。晚7时许,救护车接来两名煤气中毒病人。那是一对年龄约五六十岁的夫妻,洗澡时不幸煤气中毒,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了“120”。值班医生方明赶紧一边通知科主任,一边和护士王丹旻、龚桂红一起进行紧急抢救。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了近1个小时,男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女患者心跳恢复,后送ICU监护。不幸的是,几天后,女患者也终因病情太重而离开了人世。这个年三十,急诊科的几位值班人员心情异常沉重。
血透中心:机器连轴转,人员忙加班
血透中心现有血透机15台,平时就基本每天不停工作,春节期间,在外返乡人员增加,原先在外地做血透的肾友也来我院坚持做透析。护士长应美芳说,大年三十到初六,血透中心一共做了253人次的透析,每台机器夜以继日连轴转。而血透中心只有张月珍和方明两名专职医生,他俩也只能没有上下班概念,白班连着夜班来,实在家里有事情,才轮着休息一天,整个假期,血透中心11位人员平均每人只休息了1天。来自田市镇,44岁的肾友吴红星常年在杭州做小吃生意,平时都在浙医一院做透析,这次春节回家,来到了我院,血透中心接收了他,他非常感激地说:“ 回来过年时,心里只担心你们医院不接收外院病人,怕中途没地方做透析误了病情,这下可好,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谢谢你们医院!”
手术室:急诊手术50台,忙坏了值班人员
手术室每年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今年大年三十和初一,出乎意料的手术不是很多,两天只做了10台,大家都说今年总算可以过个舒心年了。可是,一到初五、初六,急诊手术接连而来,大多是外伤病人,两天时间竟做了27台急诊手术。护士朱秀美和陈玉燕初五是待命班,初六是正常班头,这样一来,连着上了两天一夜的班才得以回家休息。
春节年年过,每个中国人都尤其珍惜这团聚的节日。但是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春节就是个平常的日子,为了病患的康复,为了万家的团圆,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几乎没有人休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假期,他们也渴望和家人团聚,也抱怨过年复一年没有休止的加班,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病人,装着希波格拉底的誓言,既然选择了从医,那就是选择了无怨无悔,选择了无私奉献!(图、文/宣传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