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酗酒,三病齐发,34岁女子陷入昏迷......
血糖高是真的会要命!
特别是碰上了
酮症酸中毒、重度脂肪肝、肾衰竭
突发昏迷,血糖仪爆表!
王女士近来胃口不佳,一天晚上突然昏了过去,家人怎么叫都无法叫醒,紧急将她送到了仙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至本院急诊时,王女士已陷入了中度昏迷状态,血压也严重下降难以维持,四肢出现了严重的紫绀。
血糖检测结果飙升33.3mmol/L以上。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在3.9mmol/L~6.1mmol/L之间。
另外,王女士还查出尿酮体阳性!
这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人“甜到发酸”,咋回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时,身体就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转而开始分解脂肪,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在体内大量堆积,就会引发酮症酸中毒。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头。
继血糖“甜到发酸”后,肝也“跑不动”了,生命危在旦夕。
掀开张女士腹部的衣物,让见多识广的急诊科兼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刘启茂也惊讶不已,王女士的腹部膨隆如同怀孕6个月,张力极高,CT检查结果显示王女士患上了严重的脂肪肝,且獭尾肝进一步加重了肝脏的占位效应,导致腹内压力的明显升高,进一步影响了腹腔脏器的灌注和呼吸。
“跑不动”的肝
獭尾肝是肝脏的一种先天性变异,而脂肪肝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酗酒就是导致脂肪肝的一个重要因素,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过量饮酒会影响肝脏脂肪代谢,使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进而损害肝脏功能。
原来王女士有着长达20年的酗酒史,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出现了血糖异常,3年前还曾一度因“代谢性肌病”“消化道出血”在省城医院住院治疗。
而此次,除了酮症酸中毒和严重脂肪肝,王女士的肾脏也出现了问题,并发了肾衰竭,这次发病后持续处于无尿状态,这是极其危险的状况。
病情实在是太严重了!
急诊科第一时间进行了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胰岛素控制血糖、大量补液等紧急救治,但患者病情仍不稳定,多学科会诊之后,王女士转入了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的方帅副主任医师接手了王女士的后续治疗,迅速启动了进一步抢救措施,其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发挥了关键作用。
CRRT能够缓慢、持续地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适用于严重休克血压难以维持的患者。
在重症监护室内,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着王女士的每一个生命体征变化,精心调整治疗方案,经过整整2天的努力,王女士终于成功恢复了意识,且血压也逐步趋向于稳定。这一时刻,对于她的家人和医护人员来说,仿佛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在精心救治下,血管活性药物停用,复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王女士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随后转至肾脏风湿免疫科病房,针对肾脏情况进行专科治疗。
目前王女士恢复良好,血糖也达到正常人水平,已经平安出院。
此次成功救治彰显了仙居县人民医院在多学科协作、急危重症综合救治领域的硬核实力。
健康警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非1型糖尿病“专属”,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应激或治疗中断时同样高危。尤其是年轻患者,切勿因年轻、“身体素质好”而忽视管理。
防胜于治,牢记5大要点
规律监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测血糖、血酮,出现多饮、乏力、恶心等症状立即就医;
规范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胰岛素依赖者需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
警惕诱因:感染、外伤、妊娠或情绪剧烈波动时需加强血糖管理;
科学控糖:均衡饮食结合适度运动,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普及急救知识:若发现糖尿病患者意识障碍、呼吸深快,立即侧卧防误吸,并拨打120。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