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提升】专家下沉坐诊,打通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
“真没想到,省里专家下来坐诊,让我老太婆捡回一条命,真是太谢谢他们了。”来自横溪镇的朱阿姨在手术后连声道谢。
5月19号上午,是浙江省人民医院专家到仙居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横溪院区坐诊的日子。恰好横溪院区收治了一例外科术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进行康复的病人,患者诉有阵发性的胸痛胸闷伴背痛,家属得知今日心血管内科徐强主任来院坐诊,特地前往门诊咨询。经过病史询问,详细阅读了患者发病当天的肺部CT片,徐强主任意外发现患者主动脉有增宽,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凭职业敏感性,怀疑患者有主动脉夹层的可能。
“这病情不能忽视,得上县城再仔细检查一下,需要进一步确诊。”患者需行主动脉CTA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但横溪院区因条件所限无法检查,徐强主任与院区医生讨论后,果断与家属沟通建议将病人转至转移到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进行进一步检查。转诊途中徐强主任与急救中心联系并安排急诊主动脉CTA检查,患者一到院立即安排检查。通过主动脉CTA检查,最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恶性心血管急症,是由心脏主动脉管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由此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逐渐延伸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引起的,若不及时确诊治疗,早期死亡率百分百!
“旋风杀手”——主动脉夹层作为心脏外科最为危急、复杂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约33%在24小时内死亡,50%在48小时内死亡,80%在一周内死亡,75%死于主动脉破裂,可谓凶险万分。由于县城医疗设备不够,这一技术超出当地救治能力,为更好地治疗疾病,必须转上级医院接受专业的手术治疗。徐强主任立马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崔勇和周冰主任联系,并启动双向转诊机制,通过钉钉向浙江省人民医院提交申请,总院接收信息立即着手安排。当天朱阿姨由救护车护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入住心脏外科,当晚浙江省人民医院为她进行了主动脉夹层手术,目前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徐强主任介绍到:“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剧烈胸痛背痛,而该病人症状是阵发性腹痛背痛,症状很不典型,确实一时难以分辨。”
“从乡镇到县城,再到省城,患者这么凶险的疾病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得到治疗,全靠“山海”提升工程。”横溪院区周伟能书记如此说道。
省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医院坐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病人在家门口得到就诊。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从镇中心卫生院发病转至有检查能力的县人民医院确诊,再转诊至有急诊手术能力的省人民医院急诊手术,体现了生命的接力,是医联体高效联动的典范,也是仙居县人民政府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签订“山海”提升工程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仙居县人民医院将借助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托管优势,将充分依托总院资源下沉,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技术发展,促进医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通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项目,合力打造好浙东南医疗高地。
徐强主任正在看诊
横溪医院肺部CT平扫
仙居人民医院主动脉CTA
主动脉夹层有多危险?
主动脉可是我们的供血“生命线”,简单来说,主动脉夹层可以理解为:血管撕裂了,在出血。
▲ 血管的三层结构
血管分为三层,分别是内膜、中膜和外膜。正常情况下它们是紧密贴合在一起的,但当血管内膜被撕裂,就会在血液的冲击下形成一个夹层,假腔。
▲ 主动脉夹层的形成
血液不断的冲击假腔,会进一步撕裂这个破口,甚至使得动脉破裂,而这个腔体的压力大小也会影响着心脏、大脑、肾脏、四肢等的供血。
▲ 假腔压迫真腔,造成器官缺血,在血流冲击下发生破裂
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剧烈胸痛背痛,呈现刀割痛或者撕裂痛。一般由胸部向胸前或者背部放射,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跟冠心病的疼痛不一样,冠心病疼痛相对缓慢。
一旦遭遇急性主动脉夹层,抢救的黄金时间理论上是6小时以内,原则上是送医院越快越好。
同时要注意:首先打120,不要自行驾车去医院,就诊时最好直接送到胸痛中心。第二,让患者平躺,尽量保持安静,禁止进行胸外按压。第三,关注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