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被胆结石“撂倒”,91岁老人命悬一线

时间:2022-07-06 浏览:
分享到:

“手术前我们全家顾虑重重,唯恐出现意外情况,没想到手术能安全完成,太感谢你们了!”手术后的李阿公,正在家人的陪伴下来院复查,满脸笑容。

 

多发结石被撂倒,老人紧急求医

 

91岁高龄的李阿公最近精神状态极差,上腹部疼痛,还出现寒战发热,最高体温达39.0℃,家人将他送到了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心率增快,血压偏低,上腹部压痛明显。询问病史、结合影像学及化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胆总管多发结石伴胆管炎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病情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果,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手术治疗。为了更好地治疗疾病,李阿公转入普外兼肝胆外科。

 

患者高龄,合并较多基础疾病,目前感染严重,加上已出现休克前期表现,长期营养不良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所致骨髓抑制反应性血小板降低,多次因感染并发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等,如不及时得到有效救治,病人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实施常规传统外科手术,手术麻醉风险极高,致命并发症几率非常大,家属更倾向于微创手术。


微创ERCP技术有利该类病患,但胆管结石巨大容易损伤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要彻底解决胆管疾患,最好同时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若是病人身体条件允许,可以一次性同时解决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并保留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

 

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下沉专家沈国樑主任会诊后认为:患者身体条件允许,优先选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若不能耐受全麻手术,可考虑ERCP手术。

 

经医疗团队谨慎研究、讨论,并与家属充分沟通,最终确定了手术治疗方案。

 

盘丝洞中找胆囊!巧取巨型结石

 

在手术室及麻醉科的协作下,应建义副主任联合沈国樑主任娴熟顺利地松解上腹腔内肝脏、胃、结肠等粘连,肠壁水肿明显,满布脓苔,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肠穿孔或肝脏损伤出血,在盘丝洞中找到胆囊及胆管,切开胆管后即可见大量脓性液体自胆管开口溢出,1.2cm的胆管内见多发巨大结石,最大径约3.0cm,部分结石完全阻塞胆管,看到如此多且巨大的结石,参与手术成员都吸了口凉气,取石非常困难。

 

怎么办呢?结石坚硬巨大,继续手术万一出现并发症;或者取部分结石,先放置T管,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二次手术处理。


沈国樑主任果断地说:现在放置T管,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情,但有没有二次手术机会是未知的,用各种可能的办法再试一下,如能一次性取尽结石,那病人必定获益,我们再努力一下!

 

手术团队先后两次调整碎石取石方案,历经艰难最终以最小的代价,完全取净结石!胆道镜探查胆道,确认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无结石残留,然后快速留置T管并切除胆囊。

 

手术完成后老人腹痛明显减轻。次日查房,病人腹痛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黄疸明显消退,心率血压稳定。

 

关于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若不及时处理,往往会继发胆总管结石,而胆管结石不处理的话,急性期会出现胆道感染,包括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甚至感染性休克;诱发急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慢性期的胆管结石长期存在易发生胆管下端炎性狭窄,奥迪括约肌功能丧失,反复胆管炎易发生胆管癌。尤其老年患者,发现胆囊结石尽早手术可以明显减少心肺功能衰退导致的手术风险。

 

山海提升工程为契机,通过输血+造血工程,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帮扶下,目前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肝胆外科团队已经熟练的掌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技术,能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肝胆胰外科高难度手术:腹腔镜下复杂肝癌、复杂胆管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腹壁疝等手术,让仙居百姓足不出仙居享受省城同等的先进医疗技术。

 

 mmexport1656590127303_mr1656590219532.jpg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