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晚报】记者报道之一:忙的时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时间:2013-12-09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第三站:仙居县人民医院
  记者 王樱霓
  若把医院比作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至关重要的“前沿阵地”。每天,这里都在上演着如八点档电视剧一般高潮迭起的故事。昨天,记者走进仙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体验这里的医护人员那忙碌的工作。
  “护士,点滴打完了,来拔一下针。”
  “护士,这里体温量好了”……
  昨日下午3点半,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呼叫声,急诊科里的护士们步履匆匆,往来于各个病房间。
  救护车的呼啸声由远及近,早就有护士在急诊科门口就位。对突发性疾病或遭遇意外创伤的病人来说,急救措施的有效施行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护士有过硬的专业水平。
  记者注意到,不管什么病人进来,医护人员的处置都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副护士长王丹旻介绍,急诊科最忙的时候,从傍晚5点到凌晨12点半的7个半小时里,要接诊病人150人次,其中需要做手术的约20人次。换句话说,平均每3分钟就要接诊1个病人。
  “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她说,“不管对医生和护士,这样的工作强度对身体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
  所以,在医院,急诊科是一个很适合成长的地方。虽然有时会很累,但能学到很多东西。在这里,每天都能碰到许多在其他科室碰不到的事件,如农药中毒、溺水、车祸等急危重的病人。“有时候送来的病人受伤较重,惨不忍睹。我就见过有个胆子小的实习护士,直接被吓晕过去了。”王丹旻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王丹旻是去年2月份大学毕业到仙居人民医院工作的,虽然时间不长,但进步很快。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不断给自己“充电”,“大学里老师说,临床医学发展速度很快,不断地更新换代。教科书上学习的内容,也许一下子就过时了。”
  其实,做到有病人来时,采取急救措施细致到位,只是对一个急诊科护士的最起码要求。除此之外,沟通能力、行动速度、协调能力,以及对医院各项流程的了解程度,都是衡量一名急诊科护士的标准。每天从早到晚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她们要始终面带微笑,轻言细语安抚病人的情绪,这需要耐心和毅力。
  有时候,她们还得忍受患者家属的无端指责。“家属心情往往很急,叫他们按照流程办理挂号等手续,他们有时候不理解,就冲着我们发火。”护士王斐斐告诉记者,这时,她们只能耐心解释。科室里也经常会组织护士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看科里的工作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一般来说,护士的笑脸都能感化患者及家属的着急心情。“有的病人出院后,还特地赶到我们急诊科来感谢我们。”王斐斐笑着说,“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的忙碌和曾经受过的委屈,都值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