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湘西
金秋十月,阳光明媚,带着心中的梦想,我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去游走那神往已久的湘西,那片神秘、热情而又多姿多彩的土地。
提起湖南,首先让人想到风光旖旎的张家界、想到神秘的古城凤凰,而张家界和凤凰都位于湘西。或许是因为湘西特殊的地理地貌,给这片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在这块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上,的的确确有着一些不被世人破解的谜团。且不说形成于几亿年前的张家界砂岩峰林,以及神堂湾的响声、月亮垭的红月、金鞭溪的影子和西海的光环这几怪,也不说古城凤凰那些临江而建的吊脚楼,还有那些楼顶屋檐上形态各异的凤凰镂刻,单是湘西一些古老的传说和保留至今的习俗,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湘西的神秘。
车行湘西,路边密植的庄稼,山脚地边河滩高坡,碎碎点点密密麻麻,甚至在难以站立的陡坡上都种上了庄稼,真正可谓精耕密植。层层梯田象一个个画卷馍一样蹲点在环环相扣的山岭中,河滩种稻,坡上种桑、种茶。一头头水牛在山民的牵引下吃草、喝水、犁水田。显然,这说明人多地少。公路边夹道而立的集镇,十分稠密,相隔甚近,三里一村,五里一镇,几乎看不到空旷的农田。山里唯一能看到外边的新生物便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矿泉水、农夫山泉纯净水和源源不断涌入大山深处的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就停留在是我视觉中的落后和时尚的完美景象相结合的湘西。
车行湘西,路边密植的庄稼,山脚地边河滩高坡,碎碎点点密密麻麻,甚至在难以站立的陡坡上都种上了庄稼,真正可谓精耕密植。层层梯田象一个个画卷馍一样蹲点在环环相扣的山岭中,河滩种稻,坡上种桑、种茶。一头头水牛在山民的牵引下吃草、喝水、犁水田。显然,这说明人多地少。公路边夹道而立的集镇,十分稠密,相隔甚近,三里一村,五里一镇,几乎看不到空旷的农田。山里唯一能看到外边的新生物便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矿泉水、农夫山泉纯净水和源源不断涌入大山深处的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就停留在是我视觉中的落后和时尚的完美景象相结合的湘西。
此次之旅重要的一站就是凤凰古城,虽然车路颠簸,但在刘导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冲着宋祖英动听的歌声、沈从文优美的文字、黄永玉精美的绘画,不知不觉已至凤凰古城。抵达凤凰的时候天色已晚,原本以为夜游古城难免有些寂寥,未想到古城近几年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沱江两岸颇有小资情调,吊脚楼里的灯红酒绿造就了独具风格的夜风情,也拉近了与那些从大城市来的背包客之间的距离。在凤凰古镇上,分不清方向,糊涂的跟着导游,感觉摸索穿行,最触目的还是土家、苗族身着民族服装密集的人群;做工精细、晶莹洁白华丽典雅、价值颇菲的银饰,那是宋祖英把家乡瑰丽奇美的民族服饰,以别具风格的形式展现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啊!高低不平的石板街上随处可见土家族的女子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缠绕的头包,戴在头上,高高耸起,像一个沉甸甸的梯形的花盆。旅游点工艺美术品、卖花姑娘、还有土特产——姜糖作坊等随处可见。穿过许多古香古色的建筑,来到古城墙,那用红砖构筑的城墙经过百年的风化,已现班驳,更显沧桑。沿城墙前行200米左右,到达沱江边上,这里热闹许多,江对面的酒吧灯光摇曳,灯光倒影在江水上,使得流水波纹的色彩交相辉映,显得非常暧昧。走在沱江那独特的石墩桥上,遥想百年前边城的浣女也曾在这里弯腰洗衣,便有穿越时空感。过江后就是酒吧街,街道是古老的,气息是超现代的,酒吧门口的小黑板文化能让你开心一笑,这是他们的世界,不是我的“灯火阑珊处”,邂逅的故事依旧还是个传说。
清晨的古镇却又是那样的安详而又质朴,娃娃们背着书包,踏过沱江的跳跳岩上学堂,阿婆一大早就占着河畔的青板石洗起了衣裳,一旁的街边小铺飘来一阵牛肉米粉的浓香――我一个人穿梭在幽幽的大街小巷,在薄薄的晨雾中,漫步在安静的凤凰小城里,体会到的是一种静谧的美。凤凰的美就像一位遮着头盖的羞涩湘女,含蓄而多情。青山环抱古城,沱江水绕城而过,红红石板街,小巧吊脚楼,风雨古长城,沧桑老城墙……在沱江搭乘乌篷船顺水而下,看着黝黑的艄公傻傻地笑着,听着阿哥阿妹对的山歌,两岸有着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掠过,别有一番韵味。
匆匆别过凤凰,来到鬼斧神工的张家界。来张家界之前,这里的秀美画卷早已在朋友间的口口相传中被绘声绘色地临摹出一个轮廓,当我真正踏上这块土地,亲身感受“人在画中行”的时候,还是不禁被这浑然天成的山水奇葩震撼。难怪有人说,张家界的美,美在“奇峰三千,秀水八百”。
游天子山那天,天空虽然下着稀稀小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情绪,换个思维方式,雨天有雨天的好处,山中云雾增多,山与树之间多了一份飘渺和神秘,因此雨中登山也别具情趣。缆车在2000多米长的索道上前行,云雾很重,远处的山在云雾中沉浮,忽隐忽现,所以除了险峻还有一份婀娜。景色也就那样,虽说不上千篇一律,也谈不上千变万化,看的东西少了,思考的空间也就大了。有人问我,这如刀削山峰是如何形成的?记得地理书上曾学过,那是几百万年前地质板块隆起,经过风化和雨水冲刷,疏松的土壤被冲刷走了,留下最坚硬的岩石部分,所以形成今天的样貌也就不足为奇了。“天下第一桥”,其实就是砂岩地貌的一种表现方式,说是桥,也就是一种宣传策略,其他景点也没特别一说的。到了上“天梯”的环节,这“天梯”的气势的确雄伟,可也仅仅是电梯,不到2分钟的下降过程,你还没体会出感觉来,已经进入垂直隧道,什么也看不见了。有同事戏称:这电梯其实就是一印钞机,以秒计费。这算是旅游的一大特色——烧钱!下午的游程是金鞭溪,除了两旁石英砂岩造就的险峻峰林外,这与其他景点并无多少差别,让你有似曾相识感。在峡谷之间铺就一条石板路,一旁是山丘丛林,一旁是潺潺溪流,已是深秋,水流很小,只能是岩石底下穿流,流向峡谷深处,继续造就这神奇的地貌。数公里的石板路不算难走,也没有多少值得欣赏的东西,却发现一个微小的细节,在路旁岩石底下,有很多小树枝被人为摆成支撑岩石状,很多,沿途都是,我很好奇,但不得而知其究竟,或许是一种祈祷或信仰吧。
晚上观看文艺演出——魅力湘西,既然是魅力湘西,肯定多为湘西民俗,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演出刚开始,那视觉、听觉效果就迎面扑来,十分震撼,欣喜之余,我动用所有的脑细胞,在收集舞台散发出的点滴,记忆每个节目名称和内容。我还真有些佩服自己,2个小时的演出,十数个节目,电影一样排列在头脑之中,细节到每个节目的民族、名称、内容,甚至英文名称我都能按演出顺序说出来。整个演出最成功的就是舞台效果,至于节目的本身,个人认为杂技内容有点多,民俗的东西可以体现在舞蹈、民歌、服饰和节目名称等里面。节目内容我不一一赘说。感受民俗,要用心去感觉,用身临其境的境界去体会,你能感受到那已远去民俗,那也仅仅是感受,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回来了,无论什么样的遗产申报,也赶不上时间的淡化,或许历史就是这样成就的,千年不变,也就谈不上历史了。
几天的旅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凤凰古城的文化底蕴、张家界的山水之美。美景、美人、美食、美酒,更有美的旋律……当我离开这块魅力土地的时候,又让我增添了无穷的眷恋与美好的回忆。
再见了—张家界!
钰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