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海月情
结婚前,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背包客,一有空就喜欢背起行囊游荡在城市之间。
Tonight I may be by your side,But tomorrow I will fly……
(今夜也许我将在你身边,但明日我又将飞翔)
我很喜欢这句歌词,我不是吉普赛人,但我也有一颗流浪的心。
结婚后,忙着相夫教子,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这次单位组织的大连、青岛之旅,是我婚后为数不多的旅程之一。
大连
在日夜期盼中,我们终于在杭州萧山机场登机启航。雷雨天气乘飞机,总是让人心惊肉跳。在大连上空盘旋了半个多小时后,空乘用甜美的声音告诉大家准备着陆,飞机缓缓下降,舷窗外划过跑道的照明灯,我悬着的心刚刚放下,飞机突然拉升,剧烈的失重感引得我一阵眩晕和恶心。机舱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呕吐声,空乘忙碌的安抚着几个脸色发黑的乘客。我暗暗安慰自己:“人生本来就是历险记,这只不过是小小考验,尝尽百味才不枉此生。阿弥陀佛!哎呀呀!到底佛祖保佑好还是上帝保佑好啊?!”空乘解释说大连的机场不具备降落条件,改降青岛。在青岛又是漫长的等待。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航程硬是给拉成三个多小时。等到达大连的宾馆,已经是凌晨三点。
清晨起来,从宾馆房间24楼俯视大连的街道,它一如别的城市一般繁华忙碌,一些带有殖民色彩的异国风情建筑散落在街巷之间。据说大连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呢。我在楼上观察良久,居然没有看见街道上有一辆自行车。上车后问导游才知道,大连是一个丘陵地带,骑自行车要不停的上坡下坡,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了的。所以大连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也是中国仅有的几个保留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在去旅顺的路上,听导游讲解大连的历史,原来这个美丽的城市是如此的饱经创伤:自1898年3月27日,清政府被迫与沙俄在北京签订《旅大租地条约》之日起,大连即被沙俄残酷统治了七年;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大连随后沦为日本的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大连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长达40年之久;后来,苏联红军到了大连驻防,直到5,6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接手大连的主权,中国人才再次成为大连真正的主人。
旅顺口是著名的深水良港,在黄金山和老虎尾半岛的保护下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无数水兵的埋骨之所。我眼前的旅顺军港如同千百年来一般依旧平静无波,几只海鸥在海面上悠闲地掠过,惊涛骇浪般的往事仿佛从未发生。我在心底默默祈祷:“但愿国富民强,但愿世界和平,永无征战!”
下午,车子驶过星海湾广场,带领我们去老虎滩公园。体验过惊心动魄的四维电影,看过韩美林大师主创的《呼啸雄风》主题雕塑,我们漫步在老虎滩上。老虎滩几乎是个石头滩,沙质粗劣,不过浸泡在海水中的石头非常的圆润可爱。红的、黄的、白的、黑的、半透明的,散落在海岸边,还粘着海水的咸腥,叫人爱不释手,我忍不住捡了几块带回家。
蓬莱
傍晚,我们乘坐大型轮渡----渤海珍珠号,开始大连到烟台的航程。轮船在海面上缓缓的前行,四周一片无垠的苍茫的大海。的确,面对海的广阔博大,我们总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在轮船如同摇篮般的轻晃中,我沉沉睡去,直到轮船抵达烟台的广播声把我叫醒。一看手表,才凌晨4点。收拾行装,我们又踏上新的旅程。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来到蓬莱。一到蓬莱,雨居然神奇地停了,还微微的露出一点点的阳光。看来我们与仙有缘,与蓬莱有缘哦!
蓬莱的仙名由来已久,相传蓬莱作为神山的名字早在秦始皇之前就流传开了。秦始皇在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曾来过胶东,过黄陲,到成山,登芝罘。他东巡的目的是为寻找神山,求长生不老药的。从前在登州府署内,有一块秦朝丞相李斯手书的刻石。相传是李斯陪始皇东巡路经蓬莱时写的。秦始皇在蓬莱站在海边,只见大海一望无际,不见神山的踪影。他忽然在波浪中发现一片红色,便问身边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说是仙岛。始皇又问:“仙岛叫什么名字?”方士仓促之间,无法应答。突然见水中海草随波飘动,灵机一动,用草名答道:“那叫蓬莱。”蓬莱从此得名。由于这里有山有水,神仙出没,被称为“人间仙境”。蓬莱更是道教传说中八仙在人间的道场。
无缘见到传说中的海市蜃楼,着实是一大遗憾,不过听导游说她往来蓬莱十几年也没有见过海市蜃楼,我也就释然了。我眼前的蓬莱八仙渡海景区是一个葫芦形的小岛,与陆地以石桥相连,景区内布满浓荫的小道,高大雄伟的庙宇,小巧灵气的避风亭,都别具匠心,只是建筑比较新,少了一些时间的磨砺后的厚重。爬爬高高的蓬莱阁,逗逗可爱的斑海豹,听听八仙的传说,吹吹海风,倒也惬意的很。我还乘上汽艇,穿越海面,就近观察了灯塔,蜿蜒在山崖峭壁上的田横岛栈道,还有田横岛边的黄渤两海分界线的奇景:一条略成黄色的弯弯扭扭的“三八线”指向大海深处,右绿左黄,黄渤两海真是泾渭分明啊!不由叹服造物的神奇—在水中也能天然分界呢!
威海
下午,乘车奔赴威海。威海是海路离韩国最近的中国城市,众多的韩国城也就应运而生。韩国城又称假货城,不过威海产的钓鱼竿倒是值得一买,据说价格只有仙居的三分之一呢。一下午的时间,我们就在各个韩国城穿梭来回。原本直呼“旅途劳累”的女人们跟打了鸡血似的精神抖擞,过足了砍价瘾,收获长短不一钓鱼竿若干,不由感叹:“女人的购物欲望是无穷尽滴…….”
晚上,我们下榻在威海的一个海滨宾馆,从房间的窗口就可以看见连绵的海岸线,还有沙滩、海浪。吃过一顿道地的韩餐,我们三五成群的来到沙滩。明月半隐在云朵里,咸腥的海风迎面吹来,光着脚丫子,任由浪花冲刷脚背,逐浪而行!沙滩上隔三岔五的坐着海钓的渔夫,他们的竿子就立在沙滩上,脚边的水桶是他们晚上的收获。有个老大爷正在收拾渔具,我看他的水桶里只有几尾小鱼,就上去攀谈:“大爷,您的收获不多啊,这么早就回家了?”大爷笑呵呵的说:“够了,下酒刚刚好。海老爷赏的,不能贪心啊!”说着就提着水桶渔具,哼着小调,一摇三晃的离开了沙滩。
或许是不习惯枕着涛声入眠,第二天清晨,我很早醒来,又来到了昨夜的沙滩。只见原本脚印纷杂的沙滩已被海浪冲刷地平坦如新,清新的海风带来些许凉意,我紧紧身上的夹克,沿着堤岸慢行。在沙滩边上意外地发现一个临时早市:各色水果、蔬菜、海产倒在大小不一的塑料布上,就是一个个临时摊位。走路的大妈、骑自行车的大婶、提着菜篮子的大姐忙着讨价还价,热闹的紧。我爱山野间的清净出尘,更爱市井间的喧嚣入世,于是也加入了采购的大军。海产蔬菜新鲜,可惜不便携带。山东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声名远播,就分别买了一点,果然又甜又脆,与贩运到仙居的不可同日而语啊。
青岛
离开威海,我们来到旅程的最后一战---青岛。踩过海平面零点标志,看了北方的妈祖像,登上青岛电视塔360度环视青岛的全貌:青岛同样是一座具有殖民色彩的城市,德国和日本轮流在青岛统治了半个世纪,在青岛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沧桑的痕迹:如青岛啤酒厂,如德国总督府、如八大关等等。
接着,我们去了五四广场。远远地,我们就看见了那个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五月的风”。它火红的身姿,螺旋状向上的风的造型,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它可以说是现代青岛蓬勃生命力的象征。奥帆赛场地紧挨着五四广场,那个硕大的奥运五环标志屹立在海岸边。海面上不时冒出几个脑袋,原来是潜水的勇者;几个弄帆的健儿在海面上扬帆穿行,与低飞的海鸥相映成趣。奥帆赛场地有个祥云火炬造型的立柱,我们意外的发现可以用“错位”的方法拍摄出手持“祥云火炬”的照片。我们嘻嘻哈哈的笑闹着,引得附近的游人纷纷要求我们帮他们也拍个“火炬手”照片呢。
晚上,拒绝了导游的安排,我们一行十人乘公交车到市南区。青岛的朋友指点我说:云霄路和闽江路才是真正青岛人吃海鲜喝啤酒聚餐的地方。到地儿一看,这里果然没有旅游车!我们信步走进一家门面比较大的海鲜坊,放肆的点了足足20道海鲜大菜和一扎青岛纯生,连吃带喝加路费不过700大洋,吃的我们肚子溜圆,直呼过瘾:导游带去吃的不包酒水就要120元/位的海鲜餐真是太宰客了!旁边就是家乐福和佳世客2个大型超市,采购了一些东西,正好赶上末班公交车回到酒店。
听酒店服务员说,这里走个500米就有个农贸市场。第二天一大早,大伙儿去农贸市场瞧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昨天看似便宜的海鲜餐还是贵了:餐馆里18元/只的大对虾这里90元/斤,28元/斤的大带鱼这里只要8元/斤,5元/个的元贝这里只要4元/斤,鱿鱼、蛤蜊什么的更是便宜的吓人!昨天在超市买的干海货这里至少便宜了三分之一。嗐!昨天真是太失策了!我们又在农贸市场买了一些干海货带回家。这里再次感慨下:女人果然都是购物狂!
采购归来,乘旅游车到信号山一观。信号山原名“大石头山”,青岛港建成后,山上建有信旗台,专为轮船及帆船入港时传递信号,故得名“信号山”。 山顶有三个不同高度的红色圆顶蘑菇楼,它寓意我国古代用于传递信号的三支红色火炬。中间的蘑菇楼的顶层是一个旋转观景台,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青岛的全貌及汇泉湾的美景尽收眼底。美丽的栈桥、小青岛与碧蓝的大海交相辉映,岛城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光水色在这里可一览无余。
下了信号山,到了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它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话说“没到栈桥就没到青岛”,就像“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盛名之下的结果,就是人潮如织,不不,如蚁,我挤在人群里,几乎看不到栈桥两岸的海水礁石。算了,既然不能好好欣赏周围的景致,我就返回岸边,坐在岸边的木长椅上看大家在礁石丛中挖蛤蜊也蛮有趣的。
下午,是自由活动。大家有的去了总督府,有的去了啤酒博物馆,我选择了第一海滨浴场。到了海滨浴场,正值落潮,在沙滩礁石的洼地里形成一个个的小水塘。水塘里有飘逸的水母,五彩的海葵,当然还有惊惶的螃蟹,欢快的小鱼。我们几个拎着个小水桶,挽起裤腿,在水塘间大呼小叫,赶海去也!十几条小鱼,两只小螃蟹,一只水母,就是我们一个多小时的收获。把装着“劳动果实”的小水桶送给一直在旁边羡慕地望着我们的小男孩,他抱着水桶,一脸惊喜地叫着他的爸爸。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的单纯可爱,我们回不去孩子的世界,就当一回任性的顽童吧!
穿上鞋子,我和忘年交陈阿姨沿着沙滩上的马路,随便定了一个方向,乱走。路遇一个拿个地图的暴走帅锅,他用生硬的粤式普通话告诉我们,这里是鲁迅公园。果然,在路边丛林里冒出一个绿色琉璃瓦为顶的石牌坊,上书“鲁迅公园”。据说,它前眉刻的"鲁迅公园"四个金字,是集鲁迅先生手迹;背眉是"蓬壶胜揽"四字,为当代碑帖鉴赏家郑世芬1932年手书。过了牌坊,是一座横眉冷峭的鲁迅先生白色花岗石石像,为青岛的雕塑家张白涛所作。鲁迅公园有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介绍,最具特色的是鲁迅诗廊,诗廊长75米,高3米,墙面镶着红色花岗岩,上面刻有鲁迅手书诗歌45首,铁骨铮铮,犹在眼前。
我俩沿着滨海步道往海滨浴场方向走。步道的一侧草地林木,大多是古雅苍翠的黑松,还有银杏、紫薇、红枫等夹杂其间,黑松林上去就是我们来时的马路。步道的另一侧就是大海,海边不是平缓的沙滩,而是陡峭的礁石。礁石上有风浪打磨的如同皱褶般的沟壑,上部褚红,底部灰褐,在大海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熠熠生辉。岩礁底部长满坚硬的牡蛎,沙汀内散落着各种贝壳,还有海浪冲来的各色海藻。碧浪拍打着红礁,涌起层层的白沫,不由想起宋代苏轼的一首词:“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公园中曲径宛然,石砌的小径,回环曲折,高低起伏,突起处有石砌台阶,折角处有西式凉亭。偶偶细语的小情侣,架着画板的写生者,海钓的渔夫,敲牡蛎的,看书的,捡贝壳的,听潮的,发呆的,都能在公园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是的,这个公园如同鲁迅先生一样,是平民的。
尾声
很快,我们就要乘航班返回杭州萧山机场。想到明天就要开始上班,继续紧张枯燥的工作,我心里不由怅然。转念一想,不管迎接我的是怎样的悲喜人生,至少这一旅程,我是欢愉快乐的,也就无怨念了!
没有登“海上第一山”----崂山,是此行最大的遗憾。
将来的某天,我一定要再来青岛,一定要爬上崂山,一定要登上崂顶—巨峰,在峰顶俯瞰宽广的黄海。我一定要在崂山脚下的海边从潮落呆到潮起,从潮落时海水对沙滩的温柔轻抚,一直看到潮起时狂潮对礁石的愤慨。我要登上海边的危崖,面对北方雄奇的海,呜咽的涛,大声吟诵一首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李巧
从青岛电视塔俯瞰青岛一角
旅顺北堡垒上的俄军建造的防御工事。表面坑坑洼洼的是日俄战争时期两军交火造成的弹痕。
小岛与渔船
威海海滩
旅顺口炮台
在渤海珍珠号上。刚刚启航,还没有出港口。
蓬莱田横山上的栈道、礁石。田横山是黄海、渤海的分界点,海上有一条天然的分界线。
最边上蓝色的卡车是《变形金刚》里擎天柱的原型,《变形金刚》的很多机器人都是以卡车为原型的,是美国重型卡车文化的体现。
上个世纪的宝马机车,现在看起来还是很COOL哦!
猫王送给他母亲的红色劳斯莱斯,看来猫王的母亲也是引领时尚的风流人物啊!
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
蓬莱岛上蓬莱阁
大连青岛之行集体照, 在青岛第一海滨浴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