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年”

时间:2012-02-23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护士,快来帮我这里拔下针头!”“医生,我这里仪器在响!”......这是2012年正月初四晚上的急诊室,走廊、诊室里塞满了人,整层楼里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和忙碌的身影。前来挂号的急诊病人络绎不绝,医生护士三班倒,仍然忙得团团转,要抄录各种医疗仪器上的数据,还要不时地为病人测体温、调节呼吸机、检查输液管。
    一到过年,患者的病情也几多带着点“年味”。“急诊室里还是老年人较为普遍,都是冬季易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哮喘等常见病。还有就是车祸、放鞭炮炸伤、酒精中毒、食物中毒这些‘节日综合症’的患者增多了。”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吴海萍还告诉笔者,由于正月初三是雨雪天,出行带来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路滑导致车祸受伤的患者也随之增加,初三这一天共计50多人次入院,40多人出院。病床根本安排不过来,整个急诊室连轴转,医生护士甚至忙得顾不上喝水、上洗手间。
    晚上8点多,一位脸色苍白的年轻小伙被几个人抬进急诊室。经医生检查,这位姓张的小伙子被确认为酒精中毒。小张的同学告诉笔者,因为是难得的同学聚餐,小张在餐桌上喝了大约两斤的杨梅酒,直接就陷入昏迷。大伙见情况不妙,立刻将小张送来医院。经过抢救,小李转危为安。
    过年合家团圆情绪激动……“脑血管意外”总是急诊室最常见的突发疾病之一。今年依旧不例外,被救护车送到急诊室的王老伯80岁了,是在家中吃饭时突然晕厥的。“我爸爸血压有点高,这次可把全家人吓坏了。”老人的儿子王先生现在想来还是一阵后怕,他告诉笔者,老人平时已经戒酒了,但今天家人团聚,非常高兴便喝了点酒,没多久老人慢慢瘫软在椅子上不省人事了,口里还吐出了白沫。经过及时救治和各项检查后,医生诊断王老伯是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昏厥,还好抢救的及时才没引起悲剧。
    谁都不希望过年的时候去医院,可过年时最不能缺了人的也是医院。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个医护人员提到,正因为人们都不乐意在过年时去医院,所以等到必须去医院时,往往都是病情更为严重、不能再拖、急需治疗的时候。这样的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紧急处理和精心呵护。
    这种连续作战的工作性质,让急诊的医护人员多了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渐渐忽略了节假日这个概念。在我们合家团聚、放松休息时,医护人员们不仅坚守岗位,甚至还承受比平时更繁重的工作任务和精神压力。我们眼中所见的,也都是急诊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姿。
    正是他们的努力,让一个个危重患者转危为安,让原本幸福的家庭不至于突然遭遇悲伤的打击。正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才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平安、健康地欢度这个春节。(王樱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