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昭寺
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进西藏,走进天堂。神奇的土地,神奇的梦想。西藏,曾经一次次的心动与向往,初秋之际,匆匆踏上了这块未去想去,去了不再想去之地,感受那不曾有过的雪域文化!
-- 走进西藏手记
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显赫地位,见了才信。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八廓街正是围绕大昭寺而展开。大昭寺在藏族人心中的地位并不亚于布达拉宫它也是游人到西藏必游的景点之一。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释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这里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此殿供奉的释迦像是文成公主所带的佛像。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到过许多寺庙,我为虔诚供钱的义举有些不解。我因而翻了许多佛书,寺庙多为"四事供养",就是供给资养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之四事,即是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四事,或者指衣服、饮食、汤药、房舍等四事,从未见到供钱字眼。而当今寺庙,供钱则屡见不鲜了,是否有违佛法,不处佛门则无法考究。
那是进藏的第二天,寺内的藏香,沉闷的空气,走着总免不了坐下歇歇。可到了傍晚,头胀如鼓,脚软如棉,不得不去吸氧输液。参观了大昭寺,对寺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游览了大昭寺,对藏族文化和朝拜者的虔诚会有进一步的体会。在布达拉宫,我的冒犯引来了哒喇的愤怒,张口便是你们汉族人怎么怎么.....。这件事让我反思很地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兄弟是一家。在填写个人基本资料或人口普查中,总免不了填写族别,那是人为划界。同是一家人,分民族实在毫无意义,只是众多的弊。试想,取消了族别,过了二、三代,大家淡化了族别,自认为是中国人便是了。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国内最大的纷争就是族别矛盾。淡化族别,可化解民族之间人为的纷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