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与感动

时间:2013-11-04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曾经有朋友问我,看你上班这么忙,你们一天都在忙些什么啊?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打针发药、观察病情、陪病人检查、洗头梳头等等。”朋友一脸诧异:“原来你们就在忙这些小事啊!”
    是啊,护理工作就是这么平凡、琐碎、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但是,把每一件小事做精,做细,做完美,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护士,我的瓶不滴了”,“护士,我的药用完了”。由于加床,走廊上又没有呼唤铃,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病房。怎么办?只有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到床边去。但在巡视过程中,留置针不滴了,输液皮管掉了,胶布松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病房、护士站两头跑,浪费了大量时间,于是,我科的“二级护理站”就应运而生。虽然护理站简陋,就设在走廊,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注射盘、利器盒、垃圾桶、以及输液相关的物品等一应俱全,有了它,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从而真正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
    电视机坏了两三天没人修,空调漏水了,厕所下水道又堵了……..由于房子老、管道年久老化等一系列问题,患者抱怨不断。今年,我们护士长的口袋里,多了一本“记事本”,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39床的空调不凉了,13床的摇杆坏了,得找工人修一下,小李心事重重的样子,是否有什么事呢,老王的家人来一趟不方便,CT检查能否给提前,她边巡视病房,边作记录,及时解决患者需求。很多患者感动的说,虽然你们硬件比不了别人,但是,你们的细心让我们感受到了。
    32床血液透析的吕老师血透后非常疲乏,巡视病房时,责任护士应姐发现她把一只胳膊放在头下,就立即添一只枕头给她,吕老师很是感动;10床的尿毒症患者,行动不便,他爱人也感冒输液,都快一点多了,护士白姐发现他们还没吃饭,立即买了盒饭送给他们。
    这些都是小事吗?是小事,但病人身上无小事。这点点滴滴的关怀无不体现着护士对患者的真诚守护,无不体现着人文的细节护理。
    今年的2月1号,肾内科的外线电话此起彼伏,电话都是不知名的好心人打进来的,他们有个共同的目的,想了解住在肾内科一位女孩的病情,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她。
    女孩的名字叫张钟丹,16岁的花季年龄,在同龄人尽情享受阳光的时候,她却无奈地承受着命运之神的嘲弄。出生后即患先天性视力减退,母亲在她12岁那年猝然离世,祸不单行的是1年前她又被确诊为“尿毒症”,需要终生维持性透析,然而每年仅此项费用就需5万多元。而此时她的家庭已经一贫如洗,只能靠父亲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所以当钟丹又因‘腹膜炎’住进我们科时,全科人员都被钟丹的自强不息和她父亲的不离不弃所深深地感动。大家给了她格外多的关心和照顾,陪她聊天,给她洗头,梳头,细心的白姐还买了一盒巧克力给她,白姐说她虽然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美丽风景,但是该让她感受生命的美好和人间真情,后来科室人员自发地捐款捐物,一下就筹得5000多元善款,当我们把这份善款交到钟丹手中时,没有客套的感激话语,只有她哽咽的声音和止不住的泪水。此刻,我们希望,在这冰冷的医院里,我们能给她的不仅仅是这绵薄的捐助,而更多的是浓浓的如亲人般的温暖,让她在以后的艰难生活中不再孤单,勇敢地生活下去。
    记得高尔基说过:给永远比拿快乐!所以,我愿做一滴露珠,无声地滋润着大地;我愿做一棵小草,为大自然增添一份绿意;我更愿做蒲公英,把爱的种子随风洒向每个患者心里。关注细节,优质护理,亲爱的护士姐妹们,让我们接过南丁格尔手中的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一起放飞我们的青春与梦想。  周益伊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