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出血的“元凶”

时间:2014-07-14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近日,家住埠头镇的杨大妈因“全身皮肤、口腔出血”在我院治疗后好转出院。杨大妈的就诊经历算是一波三折,最终经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确定为“溴敌隆中毒”。
    杨大妈来我院就诊前十余天,出现全身散在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反复血尿、便血症状,一直在外院治疗,直至出现面色苍白,重度贫血等严重症状才转入我院。
    据接诊的急诊科刘医生介绍,患者血红蛋白38g/L,血小板正常;肛门指检指套血染;PT、APTT测不出来。当时病人情况相当凶险,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刘医生及时给予了输血治疗。
    这种出血性疾病诊断一时也是不容易的,特别在病人不主动提供病史的情况下。
    刘医生仔细查体分析,认为继发性凝血异常不能排除,于是再次追问病史,杨大妈这才遮遮掩掩地道出了实情。原来半个月前,因家庭纠纷一时想不开,她曾分三次口服“溴敌隆”若干。至此,患者全身出血的“元凶”终于明确!及时给予输血、血浆的同时使用特效解毒剂维生素K1对症治疗,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溴敌隆,属第二代抗凝血剧毒杀鼠药,其中毒机制是干扰肝利用维生素K的作用,抑制凝血Ⅱ、Ⅶ、Ⅸ、X因子及影响凝血酶原合成,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其半衰期约20天,潜伏期1-7天。因此病人出血时间对于口服时间存在一定的后延,甚至病人本人不能将此与出血症状联系起来导致了很多的误诊,漏诊。
    事后,杨大妈也非常后悔,责怪自己不该一时冲动做下糊涂事。所幸,这一关还是过来了。  (泮飞虎)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