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里,医护迎战就诊高峰

时间:2014-07-29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35℃、36℃、38℃……连日来,我县气温一路飙升,进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三伏天”。高温、闷热、潮湿等极易激发或带来各种疾病,从而导致医院门诊、住院病人急增。据了解,最近一个月,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量每天高达2000人次,以外伤、呼吸道疾病、肠胃炎等为主。
    ——提前开诊、调配人力、弹性排班……县人民医院通过挖掘潜能,优化医疗流程,创新服务举措,积极应对夏季医疗就诊高峰,确保广大患者在高温酷暑期间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如,启动“夏日制”上班时间,由原先的早晨8点提前到7点半,下午推迟半个小时下班;增加上班人数,设定待命人员。
    本文通过县人民医院几个门诊科室一天中的几个零星镜头,反映医护人员的忙碌、辛苦现状和爱岗、敬业精神。
 
“病人好得快,我们累点也值了”
 
    早晨7点15分,护士小王好不容易把车停好,就发现医院的停车位已经差不多是“座”无虚席了。
    换上工作服后,小王便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医护汇报,工作交接,例行查房。查房主要是了解并记录每个病人的病情,包括夜间病人的身体状况,测血压、脉搏、体温等每一项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如果发现有异常现象则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我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小王笑着说,“其实我们护士还算好的,更辛苦的是医生,你看那……”随着小王所指的方向,记者在病房的人群中看见几位身穿白大褂的人,走进一看原来是医生们正在给一位病人检查病情。
    急诊科主任医师吴海萍是其中的一位。她拿起病者的X光片,仔细认真地查看一番,然后翻阅病历表,查看各种化验单。“有什么不舒服,以前有没有看过病?”吴海萍问。由于该病人是脑梗塞患者,他吃力地、含糊地回答着,吴海萍并没有任何的不耐烦。用听筒听病人的心跳声、呼吸频率,检查内脏是否有异象,并给病人按摩四肢。查完这个病人之后吴海萍又走到下一个病床,检查另一个病人……
    不止是急诊科这样忙碌,记者走访医院输液大厅、化验、B超等,以及住院部9个楼层时,发现各个科室都是这样的忙碌状态,病房躺满了病人,连走廊上都放满了病床,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则穿梭在各个病房床位前。“夏天病人多,我们就更加累了”一位正在查房的医生笑着对我们说:“但能让病人的病好得快,我们虽累点可也值了!”
 
“我就是相信这里的医生”
 
    上午9点许,医院的挂号大厅仍“熙熙攘攘”,挤病了等候挂号的病人或家属;儿科、内科、骨科等门诊医生被病人和家属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再次面临着大的考验。“没办法,病人太多”,护士陈丽荔无奈地说,“有时,我们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我家宝宝昨晚一直哭,量了下体温发现是发烧了,但吃了退烧药还是不行,就只好赶到城里来看病。”一位从白塔来的妇女在挂号大厅抱着正大声哭泣着的1岁多的孩子,“你问我为何不在当地就医?因为我相信这里的医生呀,何况在这里可以给宝宝做个全面检查。只要我的宝宝能尽快好起来,路途远一点没关系。”该妇女兜兜转转地哄着孩子,好不容易挂上号,赶忙抱着孩子去了儿科等待就诊,哪知在她前面还有好几个等待就医的人。终于等到就诊了,儿科副主任医师郑锦银先听了听孩子的心跳、呼吸,再查看了孩子的喉咙,说:“孩子扁桃体有点发炎,先给你开一张血液化验单,各方面指标查一下。”很快,化验结果就出来了,各项指标都正常,属于普通发烧。于是,郑锦银开好药,并叮嘱家长不要让孩子老是呆在空调间,注意房间的通风,并且不要给孩子吃生冷食物。
    据了解,很多病人都是从乡镇赶来,有些甚至是离县城较远的安岭、广度等偏远的乡村赶过来。准备挂内科门诊的张女士就是带着患病的妈妈从双庙一大早赶过来的:“我妈妈心脏不好,以前曾就近看过,也一直在吃药,可这些天我发现她脸部有点水肿,想想还是城里的医疗技术好,于是就带妈妈到城里看病了。”
 
“多一秒时间就多一分希望”
 
    晚8点左右,急救中心的电话响了起来:“喂!120吗?我这里出车祸了,我在田市镇下底垟村公路边,赶快过来啊!”接到电话后,急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20救护车风驰电掣地奔向目的地。到达事故地点,医生进行了简单检查后,又火速将伤员搬上救护车,并进行简单的护理和输液。随着闪着的警示灯和呼啸的警报声,这位50来岁的女伤者被送进了急诊室抢救。
   “像这样在夜里送进急诊的患者很多,一个晚上少则一两起,多则四五起。” 急诊科护士长张秀兰说,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没有完整的双休日,就算轮到调休日,也要待命时刻准备着。待命的医生和护士在接到急诊电话后,必须在15分钟内赶到医院投入急诊工作,确保每一位被急送来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时间就是生命。一个电话就是一道命令,生死悠关。因此,只要电话铃一响,不管多晚,救护车都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之中。但是有时“飞奔”到事故现场时,却发现原来是“好奇者”的恶作剧,误拨120电话。由于误报或轻伤重报,造成有限的救护车辆被占用,容易影响真正需要救援的重伤病人而导致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抢救。
    据了解,县人民医院现有5辆救护车、5位司机。由于救护车司机的缺乏,司机休息时间很难保障,他们没有日班夜班,只有24小时的主班、副班及待命班;他们也没有我们平常人有的年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翻开出车记录单,县人民医院120救护车月出诊车次均在1000次以上。这么大的工作量,司机和医护人员没有怨言,只要有人拨打急救电话,再苦再累,他们都会立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开往事故发生地,像奔赴火灾现场的消防员一样分秒必争须。因为,多一秒时间就多一份希望。
    病痛与救治,炎热与激情,在这个季节、在县人民医院继续交替着……   文/王藕锭 朱柳波  图/朱梅芳
人满为患的收费大厅
胃镜室主任张志华(中)给患者作胃镜检查
7点40分,儿科门诊王坚英医师的诊室已经围满了就诊的患儿
儿科护士给患儿喂奶
9点35分,内科门诊张雅红已经看了近30位病人,她说昨天上午一共看了73个门诊
急诊抢救室,泌尿科吴立慧医师在会诊
急诊室走廊的加床
妇产科护士在30度空调房内为新生儿做抚触
8点10分,超声科李劲松医师在给第16位患者做B超
骨科医生手术中
总务科龚伟峰正在修理电路板
忙碌的门诊化验室医生
门诊化验室坐满等候化验和检验结果的患者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