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改革创新促辉煌 和衷共济 科学管理谋新篇
七十八年风雨沧桑,七十八年砥砺奋进,七十八年创新改革,七十八年文化积淀,仙居县人民医院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几代仙医人始终以矢志不移、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以披荆斩棘、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心,镌刻成一部永不停滞的创业史,永不僵化的发展史,永不言败的奋斗史。
从1936年花1000块大洋建的9间平房到现在总占地50000平方米的现代医院;从初建时的两三个员工到现在的近千名在职职工;从当时花200大洋购置的药品机械到现在引进的价值1亿元的先进仪器设备,七十八年风雨同舟的历程、创新进取的改革,是在几代仙医人不断奋进向前中创造出来的,百年文化积淀,成就美好未来。
作为仙居县唯一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总建筑面积79885平方米。医院现有在职职工850人,其中卫技人员 755人,硕士7人。聘任高级职称99人(其中正高15人),中级职称 210人。新老院区共开放床位600张,设15个病区。拥有核磁共振、DR、螺旋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诊断仪、800MA胃肠机、腹腔镜、ICU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全自动清洗机、全自动包药机、细菌鉴定仪等先进医疗仪器及各种设备装置。
医院设内科(心血管、肿瘤、血液、呼吸、消化、肾病、神经、内分泌专业)、外科(普外、肝胆、胸外、脑外、肿瘤、泌尿、肛肠专业)、妇产科、骨科、儿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康复科、皮肤科、精神心理科、急诊科、危重病医学科(ICU)、麻醉科等临床专业科室。医技科室有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超声科、心脑电生理室、输血科、药剂科等。
一路走来,县人民医院满载荣誉。2009年被省爱卫会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绿色医院。荣获2012年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300强医院。一串串耀眼的光环,折射出仙居县人民医院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学的发展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先进的医疗水平,优质贴心的服务以及一系列敢为人先的改革举措。
文化立本 医德齐心
“君心厚德,学为道。”医者德为先,医院文化是医院建设发展的灵魂,构建起医院生存的“软环境”和“精神生态”。在七十八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县人民医院始终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仙居县人民医院网站、《环视仙医》、宣传栏等宣传工具,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女工委的优势,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不断增强职工的凝聚力,牢固树立医院共同的荣誉感。
同时,为了提升形象,2013年9月起在全院开展“提升医疗服务、树立医院形象”活动,通过学科工作展示、技能比武、专科技术水平申报与考核、名医讲堂等提升技术形象,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进社区等活动提升服务形象,通过环境治理月专项整治医院环境,提升环境形象,完善《仙居县人民医院员工行为规范》,形成“人人珍惜医院形象,人人塑造医院形象”的良好氛围,树立“有道德、有技能、有文化、有纪律”的仙医人形象。
从2010年开始,定期举办仙医文化节,通过开展技能操作比武、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丰富医务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医院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确立医院院徽、“仁爱、敬业、精医、济民”的院训及院歌歌词。
2009年开始,通过每届评选 “感动仙医人物”,在全院范围内树立良好的医务人员榜样,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同时,不断加强行风建设,贯彻执行卫计委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要求,树立医院的清风正气。大力开展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通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敬业爱岗、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思想。
狠抓质量 规范管理
医疗质量不仅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核心,而且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始终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疗安全永恒的主题。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严把质量关,狠抓管理,多举措提高医疗水平。
首先以阳光用药工程为平台,督促落实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工作。出台 “控制临床不合理用药补充规定”等制度。改进病历质量检查方法,举办病历书写培训专题讲座,提高全院病历质量。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至2014年,全院共开通20条临床路径,完成病例850例,入径率25%;6个病种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完成病例510例。
再者,对医疗质量实行动态管理,与临床科室密切沟通,着重加强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各项护理制度、规程及各项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各类护理安全隐患。医疗线每周二下临床,对科室开展追踪法检查,帮助临床解决质量管理难题。
管理方面,实施院科两级考核和目标管理,不断完善人事聘用和职称聘任制度,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核评价体系。并结合现有的信息系统功能,实现了病区医生床边查房和护理记录床边实时核对,进一步提高了全院数据综合利用水平。
在行政督查上狠下功夫,院领导带领中层干部严格执行夜查房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建立五大管理体系:明确的岗位职责体系、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持续的医疗质量改进体系、有实效的成本控制体系、有竞争力的福利报酬体系。
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早在2000多年以前,希波克拉底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病人谋利益。”在21世纪的今天,人本的理念更为凸显,医疗安全更是摆在重要的位置。一直以来,县人民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优质医疗,追求卓越,崇尚健康”的质量方针,以不断提升的管理更好地服务病员,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
医院推行早门诊、错时上班等弹性排班,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和上门回访,开办了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和孕妇健康学校,成立了肾友俱乐部,定期举办肾病病友联谊会,提高患者的预防保健知识水平,定期举办病员家属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加强医患沟通,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每年在病区开展“微笑天使”评选,推行床旁护理,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开展创“满意病区”活动,在病区实施“六项服务承诺制”。在诊疗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重视与患者的情感交流,本着简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原则,持续再造诊疗流程和服务模式。2011年4月份建立了“放射”和“心电”县域诊断平台,网络覆盖全县各乡镇医院,让病人在乡镇医院也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同时,不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及时排查各类护理安全隐患,对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投诉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以“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管理”为抓手,以专家培训、案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医护人员对侵权责任法的认识;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增强医护人员预防意识;设立年度安全医疗奖;形成保障医疗安全的长效机制。通过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强化全院安全医疗意识,有效降低医疗安全事件。
强化医疗安全教育,增强全员的依法行医观念和安全医疗意识。完善医疗纠纷预警制度,进一步加强医疗信访工作的管理,完善医疗事故的防范措施,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科教兴医 人才强医
医院的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科技实力的强弱和人才力量的培养。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医,借助市重点培育学科和“名医工作室”建设平台,不断加强学科管理与科研、新技术管理工作,重视人才培养。2001年成为浙医一院的协作医院,2006年成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协作医院。2013年通过评审成为台州学院医学院教学医院,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教学管理工作。
在科研方面重点抓科研立项质量、结题和验收及时性,加大对科研和新技术的应用奖励力度,与上级医院开展科研合作,邀请专家来院坐诊、讲学、示范手术。目前有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两项、县重点科研项目一项正在实施;并以“卫生部食道癌筛查项目”、骨科与浙二医院协作为平台,与省肿瘤医院和浙二医院开展高层次科研合作。2013年以来,医院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在学科方面不断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建设办法》,以重点学科为龙头,按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战略,内科向介入诊治、外科向腔镜和微创方向发展,大力打造医院的优势和特色。现有肾脏内科和骨科2个市重点培育学科,重症医学科等4个院重点学科以及呼吸内科等3个院重点扶持学科。
同时,不断抓学风建设,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化,加强“三基”和诊疗技术规范常规的培训考核,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临床二级专科三乙达标竞赛,提高临床专科技术水平;推进护理学科建设,选派培养专科护士。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的竞争就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多年来,医院一直加大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加强与医学院校就业管理部门及毕业生联系,每年赴温州医学院和南昌大学进行毕业生招聘,积极做好人才招聘与引进工作。
积极组织专项技能竞赛活动,2013在选派参加的省市青年技能比赛中,该院放射科代表获得全市第一。2014年参加市心电图比赛荣获一等奖。
新区落成 继往开来
七十八载间,峥嵘岁月稠。随着新大楼的落成,一幢四层的急诊楼和一幢十层的医技病房楼即将投入使用。
新院区将作为综合医疗区,共有13个病区,其中设内科病区4个;外科病区1个;骨科病区2个;产科病区、妇科病区、儿科病区、ICU病区各1个。开放床位530张,有效缓解医疗用房不足的问题。
添置的1.5T磁共振、CT、DSA、生化、B超等大型仪器设备,总投资达到5000万元,这些为提高医院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构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持,彻底改变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偏小、硬件设施落后的现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在新的环境中,县人民医院必定能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一流的硬件基础上,不断铸造深厚的医院文化,规范管理、严把质量,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夯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新的风貌、新的姿态,再谱发展新华章,再创事业新辉煌!为我县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张梦瑶/文 朱炳火 郑敏 朱梅芳/图

1936年仙居卫生院旧址

50年代的医院建筑

1954年春,王延松医师首例白喉病手术成功
1984年投入使用的外科大楼

1990年5月,开展首例肝癌切除术
1996年11月,建成九层综合住院大楼及配套用房986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450万元

2000年聘请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约瑟夫先生为我院客座教授
1999年首例白血病患儿治愈

2005年开展省首例“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

2010年3月8日职工为医院扩建工程奠基

2011年7月与省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右一为现任院长张文明)

仙医文化节开幕式

新建成的4层门急诊楼和9层病房医技大楼,计划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新院区护士站

1.5T超强核磁共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