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除夕,是因为有你们
除夕,万家团圆,把酒言欢,共叙天伦。但那些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护人员,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为患者坚守在医院。对于他们来说,从来没有节假日。与此同时,那些无法出院的患者,也在病房里与家人上演了一幕幕别样的团圆。
为此,在除夕当天,我们在4个时间段分别选取了4个不同的科室,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他们工作的点滴和心情。
9:37:除夕第一个宝宝,7斤2两
科室:产科 医生:王蓉蓉 工龄:16年
笔者【描述】
早上8点,产科医生王蓉蓉已经到办公室,等待着她的,还有两台剖腹产手术。在准备好一切后,8点30分,王蓉蓉已穿戴好手术服,等待第一位产妇的到来。
9点整,第一位产妇已被推进手术室,手术室外亮起了“手术中”的红灯。据了解,早在凌晨,郑某肚子阵痛,被送进急诊。由于郑某为瘢痕子宫(剖宫产后的子宫),血压高,重度子痫前期,手术有一定难度。
9点37分,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迎来了除夕第一个宝宝。
“是个漂亮的女儿,皮肤白嫩嫩的,7斤2两!”王蓉蓉开心地讲道。
而与除夕这一天的情景刚好相反的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产科迎来了69个“猴宝宝”, 医生、护士、助产士都忙成了一团,连坐下来休息一分钟都是件奢侈的事。
王蓉蓉【口述】:
今天是除夕,出院的产妇多达25个,没有到出院时间的产妇,在24小时之内无特殊情况,我们也都给以出院。所以上午就一直在写医嘱、出院录,好让大家早点回家团聚。
除了今天刚刚生的3位宝宝,现在病区里只剩下16位待产妇,冷清了不少。
虽然今天难得“清闲”,但过了今晚,产科就会陆续迎来出生高峰,到时肯定会很忙,对于我们来说,猴年是一个大挑战。

15:07 “时刻准备着是我们的工作状态”
护士:龚桂红 科室:急诊 工龄:10年
笔者【描述】:
“10分钟后到。病人煤气中毒,昏迷程度很深。”15点07分,护士长接到了救护车司机打来的电话。
正在伏案做记录的值班护士龚桂红立即戴好口罩,推着推车到急诊门口,等待病人的到来。
“每当急诊病人来的时候,有时间的话我们会尽可能准备充分,氧气、监护、吸痰,这三部曲的相关器材和药物我们都会准备好。”利用等待间隙,龚桂红耐心地解释道。
等待了近15分钟,救护车还未到,龚桂红显得有些着急,立马打电话向司机询问情况,电话还未接通,已经听到了120救护车的声音,对于急诊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车门一打开,龚桂红立马协助医生,把病人从担架转到推车,推进抢救室后,娴熟地给病人戴上氧气罩,插上心电监护仪,医护间配合默契。在这抢救关头,我们看到了与死神对决的毅力。
龚桂红【口述】:
今天我们的运气还算好,病人比平时少很多,到下午3点之前,进抢救室的有15个,四个脑梗塞病人。今年煤气中毒事件已有7例病患。
你看,原本忙乱紧张的急诊室现在显得安静有序,抢救大厅内的6张病床此时躺着两位病人且病情稳定,7辆推车安安静静地停靠在诊室外面。对于值我们来说,这是除夕夜前夕最好的状态了。
但作为急诊护士,时刻准备着是我们的工作状态。一天24小时,我们的手机都不会关机,即使上厕所或者洗澡也要带着。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2007年的除夕夜,刚放完烟花准备睡觉,就接到了护士长的电话,回来抢救一个喝酒猝死的病患,到了凌晨2点才回到家。作为医护人员,救人是一种成就,更是一份责任。

16:30 “能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非常知足了!”
科室:儿科 护士:刘霞 工龄:11年
笔者【描述】:
科室走廊里,三四个家长正在哄着啼哭的孩子;护士站前,挤满了问问题的家属;医生走路的脚步比平常加快了很多,往往要拖班半个小时以上;病房里每隔几分钟就想起了铃声,护士们刚坐下就要起身去换瓶……
早在一个多月前,儿科就已经是这样忙碌的场景了,而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除夕、春节,甚至更久。
除夕当天,病房里已加床8张,床位已经达到44张。虽然忙碌,护士站点缀的红灯笼让病区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喜气。
在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忙碌了一天的医护人员才空下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刘霞【口述】:
我是2015年8月从黄岩人民医院转到仙居人民医院的,和黄岩医院相比,我们这里的年味更浓,过年更忙。以前在黄岩特别是除夕夜值班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过的,现在在仙居,能和家人在一起了。
我的老家在江西,已经三年没有回过老家了,很想念家人。虽然已经发过问候短信,年夜饭后也会打个电话问候他们老人家,但是我最希望的还是能够陪伴在他们身边。
今天病区可以说是“爆满”,又有4个孩子因为肺炎住进来,你看,就连走廊都放上了床。早上一来就要忙到下班,做雾化、吸痰、挂瓶……照顾小孩子的工作要细致再细致,耐心再耐心。虽然今天白天上班很累,但是一想到晚上能和家人一起吃饭,感觉非常知足了。

17:10 “虽然累,但很充实”
科室:呼吸内科 护士:王秀华 工龄:16年
笔者【描述】:
走到呼吸内科,此时已是下午5点10分,但是,值班护士还在忙碌当中,做记录、交接班、整理标本……主管护师王秀华还在移动护士站上认真地写着护理记录单。
可能是病区内温度较高,忙碌了一天的她,此时两侧脸颊泛红。
48张床位全满;9台心电监护、2台呼吸机,24小时昼夜不停地工作着,每隔一个小时护士便要去病房巡查重危病人。由于病房内大多为80、90岁肺部感染的高龄老人,所以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和细致。
王秀华【口述】:
天气转冷后,我们科室就忙了很多,肺部感染的病患多了很多,刚刚我们才收进一个患了肺炎的17岁女孩,发烧7天不见好转,只能住院治疗了。现在每位护士要负责2台呼吸机,6台心电监护,2个重危病人,每天还是很累的。
就比如今天,别人在家里准备年夜饭活在家里看电视,我们连接电话、看微信的时间都没有,虽然累,但很充实。
女儿曾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当护士不当老师呢?整天围着病人转,都没有放假。’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我知道我们医护人员所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婆婆一听说我晚上回去吃饭,高兴坏了。现在拖班也是正常的,能赶上晚饭已经很棒了。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

张梦瑶 图/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