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小时,3个心肺复苏,11个重病人……

时间:2016-03-11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一个脑出血病人、一个脑梗塞病人、一个二楼坠落的病人、一个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激素治疗胸闷并且伴有低血糖的病人,CT显示有大量心包积液,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3月1日,快临近下午下班时,救护车连续的急救声让值班护士绷起了神经。春节的忙碌才刚刚过去,3月的第一个夜班,急诊室又迎来了急救高峰。
   “94岁的老人猝死,三分钟后到。”17点52分,值班护士小萱接到120同事的电话。接到电话后,值班护士马上准备起来,白班护士龚桂红也留了下来支援。
    老人到医院时,呼吸停止,颈动脉没有搏动,医护人员马上开始抢救。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开放气道插管……在经过20分钟的抢救后,老人恢复了心律,生命体征渐渐稳定下来。
    此时,诊室外面一中年妇女抱来孩子,紧急呼喊着:“医生,快!快!帮我看看。我家儿子癫痫又发作了,都抽了半个多钟头了,现在人都不知道了。”
    见状,龚桂红立马迎上去:“来,放加2床,家属去挂号。泮医生,加二有个癫痫病人。”听到呼喊后,医生潘飞虎连忙迎上去抢救。
    与此同时,7床心包积液病人心率慢下来了。“小徐,7床抢救!呼吸囊。小杨,肾上腺素1mg静推,准备气管插管!”刚刚忙完癫痫患者抢救的潘医生,又投入到新的战线当中。
    而在隔壁的8床病人发生了晕厥,心率每分钟只有四十次,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后立刻开展静脉通路。
   “通路虽然成功了,但患者有心肌梗塞,病情严重,在稍微控制住后,病人需要马上转往台州医院。”医生方铭认真快速地向家属解释道。
    同时,为了稳定8床患者的生病情,胡君杰主任着手在B超引导下做心脏穿刺+置管术。而另一边,护士在准备着转运的器材,急救箱,转运氧气,除颤仪,微泵,呼吸囊,一切准备就绪。
    就在准备搬运的那一刻,8床患者忽然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刚刚松口气的医生又马上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细细观察,医生的额头上早已是颗颗汗珠。
    而此时,已经是20点整,许多医护人员才想到自己没有吃上晚饭。
   “急诊科是一个超大工作量、强压力与高风险,繁杂工作环境,我翻看了一下病人的记录,就在两个小时里,我们收治了11个重病人,完成了3个病人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还成功地完成了急诊首例心包穿刺置管抽液。虽然累,我们仍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挑战。”龚桂红介绍说。 小龚
×

用户登录